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时间:2022-06-30 08:40:04

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摘 要:目的:探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高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228例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产妇为研究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产妇除了年龄,体重指数、夏季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指诊次数、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P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infection of main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reducing the rate of infection, clinical improvement referenc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maternal infection of incisional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March ~2013 years during July 228 cases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hich occurred in 28 cases of maternal incision infection as study group and 200 cas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did not occur in women as control group.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cesarean incision infection and main effect.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mothers except for age, body mass index, summer operations, underlying diseases, vaginal touch number, emergency surgery,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bleeding volume,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P < 0.05), infected with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esarean section.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by many factors, not the result of a single factor, but is the combined action result of multiple factors and clinical wo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duce and control key link of cesarean incision inf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reat.

keyword: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infe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剖宫产术作为产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对于各种难产、抢救胎儿生命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也是一种创伤性手术[1]。随着手术技术以及麻醉水平不断进步以及产前监护水平不断提高,剖宫产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也导致产妇剖宫产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也存在感染的可能。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时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麻醉意外、大出血等并发症,居于首位[2]。切口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且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由此,分析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行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探析主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行剖宫产术228例,其中28例发生切口感染为研究组,200例未发生切口感染为对照组,且均为初产妇,年龄22~39岁,孕周36~41周。

1.2 切口感染判定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剖宫产术后切口出现热、红、肿、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明显、早期出现硬结并有脓液或者破溃流脓,拆线之后切口裂开流脓,小脓点反复出现,线头溢出,判定为切口感染。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阴道指诊次数、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分析

2011年3月~2013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978例产妇,其中28例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86%,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56±4.52岁。并选取我院通气行剖宫产术后未切口感染患者200例为对照,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6.86±4.38岁。

2.2 影响因素分析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体重指数、夏季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指诊次数、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均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年龄大小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相关性不大,不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详见表1。

3 讨论

3.1 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夏季手术、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指诊次数、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均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剖宫产术野以及手术器械被空气污染的几率也随之增高,降低了产妇的抵抗力,最终增加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有临床研究报道,体质指数高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几率为体质指数低产妇的3.6倍,体质指数较高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过多损伤组织,导致组织水肿,压迫切口组织,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脂肪层厚缝合时切口存在雪中,留有死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5]。产妇合并基础疾病会削弱产妇生殖道以及本身防御功能,有利于病源体的入侵,最终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在正常情况下,胎膜完整对羊膜腔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预防感染的重要屏障,随着阴道指诊次数增多,会破坏此屏障,导致病原菌直接经阴道、宫颈口进入羊膜腔进而导致感染,细菌随着阴道检查进入羊膜腔内或胎膜上,直接将带有细菌的阴道壁推向子宫,使之和子宫颈、胎膜甚至先露部接触而发生感染[6]。

3.2 预防措施

剖宫产产妇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则会极大程度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不仅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增加其经济负担。感染产妇病情严重者还可发生子宫切口裂开、继发出血、败血症等甚至导致死亡[7]。由此,针对上述所述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避免或者减少感染率的关键。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在手术过程中药严格执行手术操作常规以及技术原则,要做到稳、快、轻,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对于体质指数较高的产妇,为了避免反复切割组织,使用生理盐水将坏死的脂肪组织冲洗干净之后才缝合皮下组织,减少组织损伤,充分止血,减少出血量以及血肿形成。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在手术前1d彻底清洁术区的皮肤,术前30Min常规备皮,动作一定要轻柔细腻,预防损伤皮肤,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对皮肤进行消毒,避免残留于皮囊的细菌进入剖宫产增加感染的几率。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加强孕期的宣传及卫生指导,保持外阴以及全身清洁,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孕期适当参加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术前给予支持治疗,及时纠正贫血和糖尿病等并发症,增强产妇的抵抗力,积极治疗阴道炎和宫颈炎[8]。进入产程后,要密切观察,避免增加阴道检查以及肛诊次数。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众多,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工作中针对性制定有效地干预预防措施,是减少和控制剖宫产后切口感染的关键环节,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萍萍.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临床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43-744.

[2] 王鸿儒.剖宫产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58-1159.

[3] 张瀛.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5):386-387.

[4] 蒋月平.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91-1392.

[5] 靳小燕.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11-1612.

[6] 陈建萍,魏敏,梁帮强等.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综合干预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3):199-201.

[7] 曹芳蕾,岳莉.聚维酮碘对高危感染因素的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932.

[8] 施茜,山锦,王萍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53-54.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心脏病致外周血管急... 下一篇:滋水清肺饮加减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