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30 06:28:22

“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 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在地理上临近,有着优越的发展条件。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地论述了宁镇扬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板块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宁镇扬三市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宁镇扬 产业协调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城市,扬州历来是苏北的门户,镇江历史上就是物流汇聚的工商巨埠,三市历史上数度辉煌,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撑。2006年11月,江苏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想。2012年11月,在京参加党的十的三市市委书记共谈十报告,共谋三地发展。“宁镇扬板块”再次成为宁镇扬三市关注的焦点之一。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新的时代要求,加强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作为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的作用,对于带动江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宁镇扬板块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南京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4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3.6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60.99亿元,增长12.3%,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390.5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20.9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为2.7:44.9:52.4。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2、镇江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0.4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4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2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935.76亿元,增长12.6%。从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1∶56.4∶39.5调整为4.3∶55.2∶40.5,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就业、税收增长的贡献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扬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1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0.30亿元,可比价增长12.2%,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27.87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17.89亿元,增长1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950元,按美元汇率折算超过9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2∶55.2∶37.6调整为7.0∶54.3∶38.7。

从表1可以看出,南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弱于镇江和扬州,但第三产业最为发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高于镇江、扬州10—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为三市中最优;扬州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低于全国水平,但与南京和镇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产业对扬州GDP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并将在长期内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三市中镇江的第二产业较为发达,高于其他两市2—10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镇江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与扬州类似,但都比扬州高,这说明镇江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要优于扬州。

从宁镇扬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宁镇扬三市的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虽然略有下降但是仍居主体地位,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其支柱产业还未成形,还不能代替传统工业的地位,这说明宁镇扬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时期。

二、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宁镇扬板块产业调整的优势

(1)地理优势。宁镇扬板块是相对发达与不发达经济的分界线,以北是不发达的广大苏北地区,以西是安徽地区。宁镇扬板块的发展不仅可以将长三角经济大战的势头和要素向苏北扩散,还可以向安徽和江西省转移和辐射,宁镇扬可以成为国家推动长三角经济承东启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先头兵”,其特殊地位可使其成为与苏锡常、杭绍相媲美的长三角第三个发展极。

(2)文化优势。宁镇扬地理位置优越,大江连东西,运河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造就了镇江、扬州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南京以其历史都城的独特政治地位及与镇江共有的“吴头楚尾”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客观上经历了多元文化的洗礼,容纳了五方八域的风土人情。从文化样态来审视,宁镇扬板块的文化呈现出“无主调”的兼容涵摄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内的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的交流与吸纳上。

(3)产业优势。江苏的特点是南北经济差距很大,南北区域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江苏整体经济水平是江苏区域协调的重点。目前江苏省内虽然已经有苏锡常板块,但其对苏北地区的辐射能力弱。与苏锡常相比宁镇扬板块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过去江苏的发展主要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随着江苏从外向型经济向创新性经济的转型,宁镇扬地区所拥有的丰富科教创新资源,将超越苏锡常地区成为江苏最基础和可靠的内生性增长条件。其次,宁镇扬与苏锡常的产业差异可以在区域内错位竞争。在产业结构上,苏锡常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电子信息之类的轻型结构,而宁镇扬三市的支柱产业基本上是以重化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例如,南京的石化、钢铁,扬州的化纤,镇江的建材等都是当地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此外,南京的机电工业、通信设备制造,南京、扬州的车辆制造等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后期发展潜力巨大。最后,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再加上南京、镇江和扬州各具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整个宁镇扬的旅游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2、宁镇扬板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区域板块作为城市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其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圈内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要素流通,减少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心城市应发挥整体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看,宁镇扬三市谁都不具备中心城市的条件,南京虽为省会城市,但要想协调镇江、扬州还是有困难的,而镇江、扬州处于南京和上海之间,更倾向于接受上海的辐射。由于行政体制的地域分割和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和手段,宁镇扬板块内各个城市的发展都各自为政,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在公共财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因普遍缺乏各个层次的有机协调,造成公路、机场、港口、电厂、污水处理厂等的建设均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复建设。

(2)产业结构趋同。据统计测算,宁镇扬三市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在0.9以上。南京的支柱产业有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钢铁、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扬州的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镇江的支柱产业有化工、造纸、电子、机电仪一体化、能源、工程机械、自行车、眼镜、五金等。而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均是三地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产值居前的十大行业中,南京与扬州有5个相同,南京与镇江、镇江与扬州都有6个相同。同时南京、扬州两市在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等产业上是雷同的,镇江、扬州两市在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上是重叠的,南京、镇江两市在工程电器产业上是交叉的。宁镇扬板块内各城市之间雷同的产业结构引起相互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机融合,无法实现必要的产业集中。此外,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竞赛中,宁镇扬各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有重合,没有提升到联合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拳头”优势的高度。

从国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都市圈内城市在产业上都有明确分工。以日本的都市圈为例,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心城市以服务业为主,为其他城市提供强大的服务功能,而周围的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为中心城市提品和生产要素。但是宁镇扬板块中南京作为中心城市,仍然以重化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这一方面三市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各市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投资和生产分散,限制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对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宁镇扬三市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三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南京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南京缺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组织能力,不利于三市整体的协调发展。

(3)缺乏总体规划。镇江与扬州一衣带水,但是两市的中远期规划都是独立的,导致区域内的不协调发展。例如,扬州这几年打响沿江开发的战役,将工业企业搬到江边,同时镇江也在沿江开发,但采取的是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战略,将沿江的30多家企业全部搬进工业园区,而把江岸让出来,着力打造北区“滨水新城”。如今两市的沿江开发都有成果,江北工厂多了,江南住宅和环境美了。两市沿江规划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作出科学性的规划的,但是从整体看显得极不和谐。此外,宁镇扬板块的城镇建设主要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指标,简单地将城市化理解为城镇在空间上的膨胀,城镇向外快速的蔓延,没有足够的保证城镇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加上小城镇以及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缺少统一规划的空间分布,城镇空间结构不当,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宁镇扬板块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的协调作用

发展区域经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以及各地产业协调发展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在市场规律作用基础上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协调发展,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又需要依靠政府有效协调。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同时又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作用。

(1)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发挥价格的灵活导向作用;二是强化市场的竞争机制。宁镇扬三市的产业协调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各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职能,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2)注重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在区域产业协调中,一是要协调区域间利益,消除行政分割及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根据产业布局协同有序原则,在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中发挥指导、规范、协调、服务职能,制定指导性产业规划,三市政府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导向。另外,政府还要注重加强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合作。如发展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公益项目,进一步推动宁镇扬的同城化进程。

2、完善和谐的区域关系,制定统一的协调发展规划

建立合理公平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就应该坚持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利益兼顾、适度补偿的基本原则。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也是宁镇扬板块经济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协调和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统一的区域协调关系。宁镇扬板块应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协调机制,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理事会和协调执行部门等常设机构。同时,三市可以建立多边参与的次一级地方政府的联合协调机制,共同商议协调同城化发展问题,并在具体事务上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在宁镇扬产业合作中,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才能促进三市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制定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具体规划,以区域经济合作为目标,合理分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既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也有难易之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业是三市产业协调发展困难最小的。相对而言,第二产业的融合较难,同质性产业可以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或收购的方式,使同质性要素集聚,并将不同组成部分、不同生产环节分别分布在三市。这不仅可以解决宁镇扬产业趋同问题,还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宁镇扬的产业竞争力。

3、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宁镇扬三市应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能力强的产业布局及产业链。从总体来看宁镇扬产业协调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立足于目前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还要着眼未来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调整,更要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二是企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打破地域界限、利用企业破产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新型的现代企业地域结构,实现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结构地域整合,产品是构建区域市场的基本因素,要根据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结合企业地域整合,重点配置和开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合理调整产品的地域结构,形成区域产品优势,建立互补和共享的市场区域。以船舶制造为例,三市有很大的可协调发展的空间,镇江的船舶配件生产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造船人才培养方面优势更加明显,其华东船舶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而南京、扬州在整船生产制造上明显强于镇江。宁镇扬三市可先从零部件的定制和定点供给开始,接着在员工技术培训方面可以借助镇江高校的力量,再往深处就是技术研发的合作。这样就有利于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宁镇扬产业发展区,提高综合竞争力。

4、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要实现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转移的根本力量还是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企业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强化企业在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政府合理政策搭台与市场引导相结合下,积极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产业协调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宁镇扬的企业要主动外出考察、积极参加经贸洽谈,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二是在宁镇扬板块内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手段方面,应在政府引导与加强执法管理相结合下,实现企业自主性,即采取适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式。三是发挥企业熟悉市场,拥有信息的优势,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总之,宁镇扬板块产业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调整方向和调整手段。宁镇扬三市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宁镇扬板块的产业发展方案,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宁镇扬板块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凤新、张杰、付荣霞:京津冀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8(7).

[2]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

[3] 陈凤新、贾启庆、邱凤霞: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探讨[J].经济纵横,2010(2).

[4] 刘琳:全球化条件下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5] 孙淮中:苏锡常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9.

上一篇: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精益物流实施与控制 下一篇: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与医院财务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