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优质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2-06-30 06:01:34

如何实施优质教育之我见

摘要:发展优质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兴衰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优质 , 教育 , 特色,素质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education is a relationship to the entire country educat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things, need to the society and the of all kinds school of mutual effort.

Keywords: high quality,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提供优质教育,创办精品学校是我校的办学宗旨。实施优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 势。发展优质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教育兴衰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如何推行优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施优质教育必须使学校在教育内容、条件、力量等方面进行强化。

优质教育是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积极的开发、科学的整合、充分的利用。发展优质教育不是片面地、简单地认为优质教育就是原有重点学校的再强化,就是重点学校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就是搞新一轮的重点学校。而应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共同提高。

1、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课程、教材)

教育内容是实施优质教育的载体,而课程教材又是这一载体的具体体现。新课程计划明确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组成。国家、地方、学校均承担着优质教育教育内容的研究和确定。校本教材的建设更是基层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由于历史的、经济的原因,基础教育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地区也存在着学校的差异,这是客观的,绝对平均是不可能的。但是就优质教育来讲,开发、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向学校提供优质教育的教育内容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应该共同努力的,也是可以办到的,这也就是优质教育在全局上的均衡性在教育内容确定上的要求。

校本教材的建设是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优质教育就其本质来讲是“全面打好基础,充分发展个性”。校本教材的建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是对本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也是对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对办学者(校长和教师)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扦验和考验。优质教育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干部、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努力程度。

3、提供优质的教育力量。

优质教育实施者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均直接影响到优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优质教育的体现和实施,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但其中最根本、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也就是学校教职员工队伍。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学校。名校长、名师带出了名校。名校也孕育了名校长和名师。这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社会认定、专家评估优质教育的直觉标准。基于这种认识,发展优质教育必须注重对校长的选拔和任用,对教师的配备和培养,同时要为校长、教师、职工施展才智提供条件和舞台。而就这一点来说,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教育力量的组建应有一个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科学合理地安排。

二、实施推行优质教育必须要突出鲜明的教育特色。

优质教育应该是特色教育,离开了特色谈不上优质,优质寓于特色之中,特色体现优质。纵观中外名校,无不以特色著称。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多元文化的时代,是和平、发展、友谊为主流的时代。新时代呼唤新型的人才,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有特色的新型教育——优质教育。

1、要突出优质教育的德育特色。

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其基本内容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学校育人的基本途径是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如何形成学校德育的特色,必须在灌输、渗透、实践三个环节上创造出特色。

2、要突出优质教育的教学特色。

全日制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这是学校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所决定。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决不可能把这个中心改掉。离开了教学中心,就根本谈不上优质教育。当然,强调教学中心绝不是片面坚持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优质教育的教学特色应集中体现在教学的理念上,变重书面与考试为重知识与能力;变重成绩与结果为重过程与方法;变重传道授业与解惑为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是强调了优质教学应关注人的本质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只是强调了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只是强调了潜移默化、日积月累、量变质变,并不排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不否定讲解、传授,并不抛弃考试、考核。如何创造性地体现这些理念,这正是教学特色所要求的。

3、要突出优质教育的管理特色。

优质教育的管理特色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管理思想,二是科学的管理机制,三是高效的管理手段。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要管好管理学校的人,是要充分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而人的管理最根本的是心的管理,心的管理最关键的是真诚,所以治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这应该是优质教育的学校管理最核心的部分。

优质教育的学校管理还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讲程序,管理有依据,评价重依据是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改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编制度手册和程度文件,把制度建设和序化管理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办学效益,实施优质教育的双翼。

特色管理的机制应该是积极健康、科学有效的,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可以因校制宜,但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勤绩与利益的结合,个人荣辱与学校盛衰结合的原则是必须的。

三、实施推行优质教育要突出学生应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教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应是实施优质教育必须从认识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优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坚持科学理念,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综合实践,使学生可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1、坚持科学理念,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更新换代,而是要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材培养模式。教学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内容形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均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有根本性的区别。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问题,新课程中的学习方法问题,科学地探究性学习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问题等等,均是坚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改理念,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思考实践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优质教育的人本性。

2、坚持研究探索,搞好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区别于其它形式的学习,最本质的是强调“主动、参与、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研究性学习也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其精髓是一种教学思想,应把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贯彻到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中。只有这样的教学,教育的人本性才能在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中得以落实,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

的优质教学。

3、坚持综合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教育的内容,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实践本身具有综合性,开展实践活动就是要突出这个综合性。这个综合性就是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综合实践活动不刻意追求活动的业绩,而在于活动的组织、参与和过程,在于持之以恒,在于常抓不懈,在于学生内在的变化,在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于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也就是在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真正体现优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上一篇:技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下一篇:浅析煤矿井下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