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三本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相关对策

时间:2022-06-30 01:30:46

影响三本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其相关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很多三本独立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有密切联系。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三本独立院校 英语学习动机 因素 学生特点 对策

一、何谓三本独立院校

三本独立院校即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际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在依据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启动机制。语言学习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

三、三本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

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和Lambert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如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二是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了解和融入目标语文化。

三本院校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普遍重硬件、轻软件,非常重视各种各样对找工作有利的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反映在英语学习方面就是以四、六级或考研为英语学习的主要动机,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各种模拟试题或考试书籍中,对英语考试普遍不作要求的口语不屑一顾。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工具型动机远远大过融合型动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起初怀有融合型动机,但因其高中基础差,又有自卑情绪等,慢慢也转变为工具型动机。

四、当前影响三本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及家庭环境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产生影响。

1.在社会环境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三本独立院校认识不够,对三本院校学生存在偏见或歧视,导致三本院校学生学习英语只为通过四、六级,获得更多证书来证明自己或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脱胎换骨。

2.在学校环境方面,由于三本院校大多成立时间短,资源方面又严重依赖母体院校,故在教学设备,教师水平方面都不太尽如人意,导致很多学生对学校产生失望和埋怨情绪,影响英语学习(很多三本院校语音室设备为母体学校搬新校区后遗留下来的,陈旧不堪,且其外聘英语教师很多为在读研究生,责任心不强)。

3.在家庭环境方面,三本院校有相当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三本院校学费普遍在1万元/年以上),大人从小对小孩过分溺爱。很多家长抱着让小孩读三本院校混张本科文凭的心态,这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另外,还有部分三本院校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家长不顾昂贵学费,艰难地供孩子上学,对孩子期望值颇高,因此会更关注孩子的总体成绩或跟就业相关的证书,对孩子的实际综合能力关注较少,这无形中给这些孩子施加了巨大压力,导致他们过分追求证书或成绩单上的好分数,忽视诸如实际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

(二)内部因素

对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主要如下:

1.对英语学习的价值认识。三本院校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的价值认同不全,认为今后实际用途不大(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故学习动机不够强,不愿为此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2.对英语的内在兴趣。三本院校学生普遍在高中阶段偏科现象严重,尤其是英语。很多学生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就是因为英语比别人差,对英语有较强的厌学和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直延伸到了大学阶段。这一点从三本院校英语角普遍遇冷、人气不旺方面足以体现。

3.自我提升意识与成就感的能动作用。力争上游的精神和成功后的积极心理体验能使学习动机更加强烈。三本院校学生的一大特点是由于普遍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受大人溺爱,刻苦精神不够,对成功的渴望也不够,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享乐的生活。

4.目标。清晰具体的、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又可以达到的目标对学习动机具有强化作用,长远目标作用更持久。三本院校学生恰恰普遍缺乏这样一个目标,英语学习很多都是被迫行为,应付了事。

5.性格、性别等其他因素对学习动机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三本院校学生一般家里条件较好,因此思维活跃,见识广,想法多。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文体、口才等方面能力较强,在大学里热衷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讨厌枯燥的学习生活。另外,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养成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需要人管的缺点,进入大学后一时也很难纠正。这些都影响了其英语学习动机。

五、如何结合三本院校学生自身特点来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

(一)从外部因素入手

1.在社会环境方面,用人单位应加深对三本院校的认识,逐步消除对三本院校学生存在的偏见或歧视。全社会应逐渐淡化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视,四、六级考试结果不应与学生毕业挂钩。另外,四、六级考试应逐步增加对口语测试的部分。

2.在学校环境方面,三本院校应加大对语音设备的投入,增加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另外,还要加强对外聘英语教师的管理,使其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和感情。英语教师还要努力帮助授课班级创建良好班风,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集体进取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

3.家庭环境方面,家长也应改变对三本院校的看法或偏见,鼓励孩子在学校学真本领,而不是单纯混文凭。而且家长不应过分注重四、六级等证书,多关注孩子实际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减少其考证或考试的压力。

(二)从内部因素入手

1.教师要努力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三本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实际型应用型人才,那么英语作为21世纪主要的交流工具,对三本院校学生显得更为重要了。另外,为了避免毕业后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竞争时处于劣势,三本院校学生也应扬长避短,在专业知识以外方面如英语能力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使自己具备竞争一大利器。

2.培养兴趣是激发动机的核心。兴趣时常成为学习的原动力,是激发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因素。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比一本、二本院校更为重要,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三本院校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毫无兴趣,兴趣教学法往往能事半功倍。三本院校英语教师应当借鉴外教上口语课的一些方法,如学唱英文歌曲、点评经典英文电影、表演英文话剧、多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等,多问一些fruitful and interesting的问题来鼓励学生踊跃思考、讨论,甚至辩论,让学生真正明白“A mediocre teacher tells;a great teacher inspires. ”的道理。兴趣才是三本院校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3.确立合理的外语学习目标。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是学习动机的认识变量之一,也是影响动机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三本院校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这一显著特点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不再把学好外语看作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通过让学生实现一个个小的英语学习目标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有志向去设立并完成大的目标。教师还应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长期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要高标准,不能把“通过考试”作为最终目标。短期目标要切实可行,制定得过高,实现不了,就有可能使学生的动机一落千丈。

4.适当给予学生一定压力并适时利用激励措施。教师应认识到三本院校学生比一本、二本院校学生更需要适当的压力来督促自己学习,这是由他们自身的一些性格特点和习惯决定的。对大一的学生,教师可在课堂上定期进行听写或课文段落的背诵,还要检查其课后练习,把这些内容算入平时成绩内,让学习由压力变动力,慢慢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习惯。另外,三本院校学生由于普遍英语基础差,对英语学习存在焦虑、畏惧心理,因此比一本、二本院校学习更需要建立学习自信心,更需要别人的鼓励和肯定。教师上课时应充分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给不同水平学生安排不同的task或question,多鼓励,多微笑,善于发现学生的一点点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使学习动机逐渐强化。

5.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三本院校学生进校时往往有失败感,并把这种失败感归因于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难等外部或不可控因素。教师在平常要引导学习正确归因,使学生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努力的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结果,使他们不断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失败感、无助感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下去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影响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需从多方面入手来激发和强化。教师对待三本院校学生应该像对待一件件未成形的艺术品一样,应该有耐心地精心雕琢,倾注自己足够的热情,让学生“活”起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并让课堂外的他们变成真正的积极学习者,有效保持和强化英语学习的动机。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Gardner,R.C.and Lambert,W.E.Attitude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85.

上一篇:论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