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夹脊痛点勾揉拨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29 10:29:38

颈椎夹脊痛点勾揉拨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勾揉拨法;颈椎夹脊痛点;牵引;推拿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1.035

中图分类号:R274.9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82-0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该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措施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种方法,又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推拿、针刺、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笔者采用颈椎夹脊痛点勾揉拨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并与单纯牵引治疗相比较,旨在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22~61岁,平均(43.45±11.6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平均(16.51±9.24)月;病情严重程度[1]:中度38例,重度4例。对照组42例,男15例,女27例;年龄23~64岁,平均(42.67±10.1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平均(15.93±9.46)月;病情严重程度:中度37例,重度5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制定:①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若有损伤史、劳损史、颈部畸形或其他诱因亦可发病;②临床表现及体征:颈肩部不适伴有上肢疼痛或麻木,其范围与颈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③发病经过及病程多数为缓慢性,病程较长,时轻时重,若有颈部创伤史或劳损史,也可急性发作;④除外非颈椎退行性病变所致的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如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⑤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椎管矢状径狭窄;⑥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病情属于中度或重度;③年龄20~65岁,性别不限;④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疼痛、麻木者;③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④合并心、肝、脑、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颈椎夹脊痛点勾揉拨法结合牵引治疗,推拿治疗在牵引治疗之后进行。对照组予单纯牵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且要避免伏案工作过久。

2.1.1 枕颌布带牵引治疗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开始时重量约2~3 kg,若无不适,可逐步加量,2~3 d后可增加1~2 kg,但不应超过7~9 kg。以牵引时患者感觉舒适,松解后无不适为宜,若重量较重,可分步松解。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

2.1.2 推拿治疗 操作方法:①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按、揉、?等手法放松患者肩部肌肉,再用弹拨法、掌根按揉法及拿捏法对颈肩肌肉进行弹拨、按揉、拿捏。每个手法均顺着肌肉走向、力量由轻至重,渐渐加力,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对肌肉紧张及压痛明显处加用手法2~3遍。②患者仰卧位,医者对患者颈肩部按揉2~3遍后重点对颈部肌肉进行勾揉手法,勾揉3~5遍,对肌肉紧张或痉挛处加2~3遍;对风池、完骨进行勾压,以局部有明显酸胀感为度。③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用掌根揉搓痛点部位至透热为度,再揉摩、拿捏患侧臂丛神经走行之疼痛、麻木部位,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按揉肩井、肩、肩贞、曲池、合谷等穴;用掌根分别对颈椎的正位,左旋、右旋位行按揉法3~5遍,再行颈椎拔伸手法2~3次。④行颈椎斜扳、侧扳,然后牵抖患侧上肢2~3次,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为宜。

2.2 观察指标

2.2.1 症状、体征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分法量表[1]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评分越低,说明其病情严重程度越高。

2.2.2 疼痛评分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3]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说明其疼痛程度越严重。

2.3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拟定。临床痊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X线显示正常;显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3 结果

3.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6%(4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30/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均升高(P

3.3 2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治疗后,2组的疼痛积分均下降(P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其发病机制有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等。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大,症状易反复;神经阻滞效果虽好,但操作难度大,可出现硬膜外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

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来看,可归属于中医学“项强”、“项筋急”等范畴。其发病与风寒痹阻、劳伤瘀血及肝肾亏虚有关。有外伤史或久坐低头职业者,可引起颈和肩背部的肌肉劳损,出现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脉,影响气血之运行,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出现颈强脊痛,肩臂酸楚,颈部活动受限;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不荣则痛,出现颈项、肩臂疼痛、四肢麻木乏力。其病变部位与手足三阳经及督脉有关。

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可以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②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③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④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⑤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椎动脉的血供;⑥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褶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

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已广泛用于临床。中医古籍早有记载。《素问・举痛论篇》曰:“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伤科补要》载:“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其治疗“使患人低坐,用按摩法频频揉摩。一手按其头,一手扳其下颏,缓缓伸舒,令其正直。”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其可改善神经根的受压与粘连状态,减轻(消除)神经根局部的炎症和水肿,缓解颈肌痉挛和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本推拿方法从俯卧位开始,再仰卧位,进而端坐位,可以很好地松解颈部肌肉,特别是仰卧位的勾揉手法是治疗的重点,能在颈部肌肉无负重的情况下更好地松解肌肉的痉挛,为下一步的治疗打好基础。而颈部夹脊痛点揉拨法除具有上述治疗作用外,还能改善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及血液循环,且该法是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为基础,侧重于放松痉挛的肌肉和消除脊椎的失稳,同时结合揉按臂丛神经走行的相邻腧穴,能够对颈神经根产生直接的良性刺激作用,并可显著改善颈肩部、患侧上肢及部分手指麻木、疼痛、无力等临床症状。另外,牵引治疗后,可使痉挛的肌肉和神经受压症状得到缓解,此后再予颈部夹脊痛点揉拨法治疗,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综上所述,颈椎夹脊痛点勾揉拨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尤其是镇痛效果好,且患者依从性高。

参考文献:

[1] 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J].日本整形外科学会杂志,1993,67(3):552.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3] Melzack R. The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J]. Pain, 1987,30(2):191-197.

[4] 汤昌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 2012,4(5):58-59.

(收稿日期:2012-09-18,编辑:蔡德英)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来源罗布麻叶中槲皮素... 下一篇:强化高等职业教育针灸实训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