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企业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29 10:24:01

论施工企业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抓住“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可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施工竞争日异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有的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境地。这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1、什么是技术管理

所谓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工作的总称。施工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洽商管理、质量检验,直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情报、技术标准与规程以及技术责任制等,这些一般属于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技术管理所强调的是对技术工作的管理,而并非是指技术本身,因此,技术管理是来源于技术而高于技术。

2、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使施工中正确贯彻国家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批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尊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保证施工中按规律要求,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决不颠倒工序,破坏施工规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是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主体工程自下而上,装饰工程自上而下,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电气、采暖、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梯等安装工程的配合穿插施工,做到预埋、预留的位置、尺寸准确,安装调试到位,使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装饰工程的顶棚抹灰与楼地面工程的施工中,应该是先施工楼地面工程,之后再进行顶棚抹灰,因为楼地面工程的施工工艺是:清理基层――抄平弹线――浇水湿润――刷结合层――浇筑混凝土基层。浇水湿润易造成顶棚污染,水的凝聚渗透作用降低抹灰层与混凝土结合层之间的粘结力,造成顶棚空鼓、裂缝、反碱。浇筑混凝土基层时施工机械和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将造成顶棚抹灰层顺预制板缝开裂和抹灰层空裂。这就说明了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程序的重要性。

2.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也就是首先要严把质量关,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把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灭质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性成型、一次性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其次要加强学习、运用《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新出版的规范和标准;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企业资质管理,实行奖优罚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技术培训,从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确保持证上岗;运用有效技术措施治理质量通病,争创优质工程。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现场、管理如愿和生产班组负责执行,财务成本员结算节约效果及设备的潜力,针对工程特点和技术难题,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攻关活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2.4通过技术管理,积极研究与推广新技术,促进技术现代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预算定额人工费已不能全额支出市场劳动力的工资,建设单位又降低企业取费标准,这就给企业技术管理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怎么办?只能向管理要效益,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增加设备周材的周转次数和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以前的木支柱,周转不了几次就成一堆烂干柴,改进成带螺旋升降的钢支柱,既增加周转次数,又提高了施工效率,真可谓一次投入,多次受益。

3、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为了切实搞好技术管理工作,有关部门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与体会,将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归纳、分析与总结,编成技术管理制度和规定,作为技术工作的准则。尽管各地区(或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准则是一致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如下管理制度(土建部分) 。

3.1图纸会审制度。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也是一个设计图纸的交底,最后就图纸上的问题各方面形成的“图纸会审纪要”,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

3.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实施制度。把图纸上的建筑物搬到地面上,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施工过程,而“施工组织设计”正是指导实现这一过程重要的、综合性文件,它的技术含量高,设计面广,综合性强。

3.3技术交底制度。把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要求层层落实下去,让参加施工过程的每个人都清楚所施工部分的技术质量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3.4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

3.5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

3.6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审制度。

3.7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3.8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

3.9各级技术人员技术责任制。

4、如何加强技术管理

为了搞好技术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自己所负的职、权、责,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做到有工作干劲,有敬业精神,为人正直,敢于主动承担责任,从而在技术管理岗位上发挥各自的作用。

4.2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认真拟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做到技术上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合理组织各项技术活动与生产施工。

4.3建立健全检查、评比和总结制度,并做到持之以恒,不流于形式,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以达到鼓励先进的效果。

5、精心处理现场施工外业

施工外业,就是指施工技术员的室外工作。主要是单位工程的定位放线、技术措施及技术安全交底、检查进场材料质量、施工中检查施工操作及施工质量、检查安全设施及安全操作、检查现场文明施工、现场施工调度、进行小革新等。施工技术员外业工作目的,在于消除施工质量隐患,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纠正质量通病,避免粗制滥造,检查要及时全面,要有重点,检查要勤。因此,施工技术员在现场必须做到腿勤、眼勤、敢说、敢管,认真负责,才能管出高水平,管出优良工程。

7、结束语:

以上从5个大的方面阐述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来源于技术而高于技术,它内涵深刻广泛,是科学的范畴,是生产力,不仅仅是所写的这些,它必须要技术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和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跻身强列之中。

上一篇:浅析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下一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