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与烤 第4期

时间:2022-06-29 06:40:32

走南闯北,少不了品尝各具特色的食品。我虽然算不得美食家,却时有心得,忍俊不禁。譬如在南方,我们吃的玉米棒,大多是煮的或蒸的,而北方是烤的、烧的。山芋也一样,南方煮山芋或者烀山芋,北方则是烘烤。

江南的小吃更是让人感觉小巧而精致,无论米粉做的发糕、汤圆,还是面粉做的小笼包子、水饺等,哪一样不是入口柔软、细绵,仿佛打一下盹就融化了。这些食品因为有了水的柔性而极易消化,便于人体吸收。江南人因此个个水灵灵的,清秀秀的。

江南的蒸食十分丰富,从主食到副食品,林林总总,眼花缭乱。仅我喜欢吃的米粉肉就五花八门,不仅形状各异、肉质有别,而且佐料也是“五步此,十步彼”,构成了江南饮食文化的多异性和灵变性。我乃江南人,对江南饮食带有“经验性”和“自恋性”,不必多说。而北方的饮食,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食品,给人感觉粗犷、豪放。看西北人吃馍,个个鼓动腮帮,动感强烈,力度显然。印象深刻的是西北地区的烙烤食品,简单,原味,久久嚼食,回味无穷,有股回归自然的感觉。南方人行走在西北,一开始很不习惯这种夸张的咀嚼,常常以水伴之,即一边咀嚼,一边饮水。水喝完了,嘴里还是那口饼。只有真正融入西北的乡野生活,才渐渐地感受到天地日月之精华,恰恰是原汁原味的自然食品。

天下之大,地理有别,食物差异显而易见。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水分十足的,一类是水分含量少的。南方雨水充沛,水源丰富,其食品多柔软、温润,不硌口,食之顺畅。所以,南方食物的熟化过程,大多与水有关,如煮、蒸、烀、漤、汆等,利用水的对流、传导,来熟化食物。能量最大的当属蒸,因为蒸汽的液化放热多,往往蒸笼上方的食物最先熟透。

西北地区,因为水源缺乏,生活用水也很紧张,尤其是居住点不是很稳定,迁徙频繁,食品的熟化过程比较简单,常常与火直接有关,如烘、烤、烙、焙等。这些食品水分少得可怜,所以便于携带,便于贮存而长期食用。最为典型的要算新疆的馕和草原烙饼。其实它们的制作都很简单,方法相似。传说唐僧西天取经,穿越茫茫戈壁时,携带的食物就是久藏不腐的新疆馕。

馕是新疆人民的一种常见食品,其制作并不复杂。在面粉里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然后放到馕坑烘烤。馕坑用土烧制而成,呈圆形。出坑的馕焦黄诱人,熟香扑鼻。其大小不一,边缘鼓突,中间凹陷,表面还有一些气孔。每家每户制作的馕,因添加的佐料不同,口感有异,名称也不一样,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最大的馕为片馕,即“艾曼克”,直径竟达半米,堪称馕中之王。最小的馕为油馕,即“托喀其”,做工精细,常添加牛奶、鸡蛋等,香脆,可口,为新疆人民的节日食品。

因地理差异,导致南北饮食迥然不同,恰恰为我们这些行走在大地上的饕餮客提供了可口的美食。

上一篇:让你的餐桌“红得发紫” 下一篇:警惕节食减肥的六大病患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