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内蒙古精细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

时间:2022-06-29 05:43:43

发展内蒙古精细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在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是煤炭资源从开采到煤化工产业的加工再到冶金、化工等一系列产业链的运作效率。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就得不断完善整个煤化工产业链,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链;资源;精细化

一、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地广人多的优势,煤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的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都坐落在内蒙古,内蒙古的煤化工产业逐渐形成了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化煤化工的转型。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煤化工产业有着其他煤炭丰富地区所没有的地区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属于西部地区,享受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又是边疆民族地区,享受着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相对于其他煤炭丰富的地区,内蒙古离京津冀、东北经济圈更近,离华东、华南等化工产品消费地区的距离更近,因此运输成本更低。由于内蒙古地广人多,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更强的环境承受能力。内蒙古依托着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吸引了神华、大唐等大型企业及各种区外的中小型企业对内蒙古的煤化工进行投资,促进了内蒙古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内蒙古发展煤化工的优势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的匮乏。煤化工产业对于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挤占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协调好煤化工用水与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的关系十分重要,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二、内蒙古煤化工产业链的缺陷

煤化工产业链的运作从煤炭的开采开始,经过煤化工产业的加工,最后面向下游的市场。每一个环节的运作及与下一个环节的衔接都影响着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效率。目前,内蒙古煤化工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缺陷如下。

首先,煤炭的开采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与下游的煤化工企业合作不密切。目前,内蒙古大部分的煤矿开采企业为中小型的煤炭企业。中小型煤炭企业的资金、技术是有限的,导致了对煤炭的开采效率低下。煤炭资源是不能进行重复开采的,由于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采出率不到30%,少数重点开采煤矿的采出率能够达到50%,导致了煤炭资源的浪费。煤炭资源在开采过程中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也得不到利用,并且无法利用的页岩气资源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我国的页岩气储量排名在加拿大、俄罗斯之后,居于世界第三。如果能够使如此丰富的页岩气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也将得到更好的缓解。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浪费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由于资金、技术的不足,中小型煤炭开采企业也没有能力利用环保装置降低煤炭开采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数据显示,每开采一万吨的煤炭,土地就会出现0.2亩的塌方,而且煤炭开采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占了内蒙古污水总排放量的1/4左右,这些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制约着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煤炭开采的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低、安全意识差、技术水平不足,煤炭开采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煤炭开采的发展,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效率。这其中也有中小型煤炭开采企业与大型煤化工企业缺乏密切合作的原因。

其次,传统的煤化工企业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及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投资成本过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与下游的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没有形成互利共赢的关系。传统的煤化工产业没有根据下游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导致了产能过剩及落后产能无法及时淘汰,影响了传统煤化工产业的转型速度。而新型煤化工产业则由于投资的盲目性,没有以市场需求、环境承受能力为条件,导致了大量的新型煤化工项目的上马,产生了“潮涌现象”。煤化工产业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及社会配套条件的要求很高,如果不以下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盲目规划、投资,由于新型煤化工项目自身具有的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潮涌现象”不仅会增大项目的风险,还会对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目前,现有的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不够成熟,煤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很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煤液化,其产品都是液体燃料,产品单一,且其单一的产品是建立在很高的投资运行成本和较长的运行周期的基础上的。这就导致了新型煤化工项目的市场风险较大,并且煤液化实际上是将煤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分割成各种小的碎片,如CO、CH1和H2,然后再通过组合得到各种燃料油和化学品,这实际上走了一条弯路。其实,煤化工产业下游的市场对一些煤化工的产物需求很大,但是煤化工企业却没有充分利用这种需求。在煤化工的精细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高附加值的产物,煤化工企业应该针对高附加值的产物进行精细化研究。例如,魏先勇教授以萘为参照物为我们做了一个很直观的比较:萘是高温焦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在各种煤中广泛存在,精萘的价格约为每吨1万元,但是在煤中许多成分的价格却远远超过了萘,如苯并也广泛地存在于多种煤中,作为一种化学试剂,它的价格确实萘的价格的12万倍。之所以苯并的价格如此高,是由于市场对它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煤化工企业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需求进行投资,而不应该对同一项目进行重复投资,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三、发展精细煤化工产业链

低效率的煤化工产业链制约着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应该大力推动内蒙古煤化工产业链的精细化发展。

第一,政府严格规范煤炭开采行业的准入标准,取缔各种不规范的煤炭开采企业,从而减少不规范的煤炭开采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各种小型煤炭开采企业的合并,形成煤炭开采的规模效应。争取煤炭开采企业与下游的煤化工企业之间形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关系。大型的煤化工企业对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给予资金、技术的支持,从而提高煤炭开采企业的安全和技术保障;煤炭开采企业以煤化工企业对不同品级的煤的需要为导向对煤炭进行分类,根据煤化工企业的需求量进行开采,降低煤化工企业寻找合适原料的成本。

第二,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的“潮涌现象”是一种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帮助解决这种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进行合理的煤化工项目投资。争取实现煤化工企业以下游的各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煤炭资源进行精细化高效利用,也就是使煤化工在操作条件温和的情况下,煤中的各种有机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产出各种附加值高的多样化产品,所用的催化剂、溶剂和水易于回收和循环使用。煤化工企业要想能够时刻了解下游市场的需求,就得与下游的各行业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下游各行业为煤化工企业提供需求,煤化工企业根据需求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资源才能被投资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使得煤化工产业链精细化,进而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煤化工产业链的精细化发展,这样才能提高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才能体现出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否则,粗放地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会导致内蒙古自治区陷入“资源诅咒”的尴尬境况。

参考文献:

[1]刘洪亮,曹凤中.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2]许冠南,周源,陈晓红.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事态预测[J].煤炭经济研究,2013(07).

[3]吴晶英.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思路[J].企业研究,2012(18).

[4]耿秀明.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3).

[5]杜涛.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科学发展煤化工产业[J].科技创业家,2013(08).

[6]边书田.新型煤化工产业链简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6).

*本文受基金项目――内蒙古煤化工产业链发展研究(编号: CXJJS13033)资助。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上一篇:徐州市休闲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下一篇:关于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