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开展语文课堂互动

时间:2022-06-29 02:53:36

浅析如何开展语文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2)02-0154-0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一步步深化,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相当于在语文教师教学中进行一次革命。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然还需一个过程,仍在模仿和探究之中。可从这几方面入手:当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平等对话;亲切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关键;巧妙的设计课堂互动,多给学生成长锻炼的机会;公正、公平的教育是师生课堂互动的动力。

关键词:课堂互动平等对话幽默风趣 设计巧妙 公正公平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一步步深化,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相当于在语文教师教学中进行一次革命。因为,在上千百万的教师中,有七十年代从教的、八十年代从教的、九十年代从教的和今天刚参加工作的大学院校的学生。他们在不同时代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形成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师们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仍然还需一个过程,仍在模仿和探究之中。现在,我就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开展课堂互动取得的一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当学生的良师益友,给学生平等对话,是语文课堂互动的基础

古人云:师道尊严。尊,是社会人们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尊重;严,既是社会人们对师道的严格,也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接触多,教育面广,语文教育渗透着学生德育、智育、能力的发展。过去,似乎也就规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就是授业、解惑。授业,教师是严格的做了,传授了基本的语文课本知识,可“解惑”教师就没有灵活的运用。而今,教师的授业、解惑方式应该发生改变了,“解惑”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解答,更是对学生人生理想、生活、未来的指引和诠释。课堂上语文教师不能总是板着面孔,总以“师道尊严”的教师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希望站在面前的那个人,既是老师更是朋友,学生才有话给老师说,才有问题向老师问。相反,学生就不敢向老师说和问了。只有当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融洽、和谐。

二、亲切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关键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教师的音容笑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学生就有一种畏惧感或仇恨感,心理想着作业未完或背不得书又要挨批评了,于是就对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有的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就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觉,学生就有一种亲近感、亲切感,学生把老师当作了朋友,再加上老师亲切的讲解,学生能对课堂没兴趣吗?

语文教师语言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几十个学生就有几十个思想,有的在专心学习,有的在胡思乱想,有的可能在玩小动作,有时甚至还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教师都要能巧妙的处理。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部分内容后,让学生看书,有的学生就趁机偷偷的捏纸团来打人,一个同学不小心就把纸团打到了我的头上,全班同学顿时哑雀无声。心想:老师肯定要发脾气。这时候,我弯腰捡起纸团,看了看说:“幸好这颗子弹没弹头,要不然老师今天就可能受重伤了,以后,同学们要把子弹对准敌人,不能对准朋友,可爱的人。”同学们缓了一口气,笑着专心的看书了。

三、巧妙的设计课堂互动,多给学生成长锻炼的机会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区域,学生的素质就不一样。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学生素质相对较差,学生锻炼的机会很少,教师在课堂上要实行课堂师生互动,更是很难,甚至有一个慢长的过程。在七年级上语文课时,课前都有学生三分钟时间说话训练。一次,有个女生站起来就不说话,无论我怎么说她就是不说,我说你只说一句话或一个字行吗?她不回答。同学们都说:老师,她不说就算了吧。我略顿了一下,说:“这个同学一定有许多心理话想说,就是太激动了,一时说不出来,在后面会给同学说的”。到了八年级,说话训练又轮到她了,她大大方方的走到讲桌前,说了整整三分钟,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怎样才能在学生中开展好课堂互动?为此,我在学生写作中做了个调查问卷,学生认为:1、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好预习,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知识;2、课堂设计问题要浅显易懂,要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3、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给学生辅导和学生交流;4、大胆让学生发言,给学生锻炼胆子的机会;5、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对症下药;6、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肯定学生答题的对与错;7、教师要简洁明了,抓住问题的关键,不要让学生一直停留在疑惑问题上等等。

我想,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思维,课堂才能互动,课堂才能活起来。

四、公正、公平的教育是师生课堂互动的动力

也许语文教师都会这样说,在课堂上我对每个学生都一样,对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可教师恰恰忽视了自己,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在关注。如:教师在哪个学生面前多停留了,对哪个学生多辅导了,对哪个学生又多问候了等等。教师在课堂上的这些细小细节,有时会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极大的影响。一天,我到七(4)班去参加辅导,有同学就给我说:老师,我不学语文了。我问他,为什么?我的语文基础不好,老师从来就没问过我听懂没有,学懂没有,更没有提问过我,老师偏心。我又问了几个同学,他们也有这种认为。我突然之间想到:学生的偏科有时也不一定是学生自己,而是老师在无意之间给学生造成了伤害。试问如果学生对你的语文学科没有兴趣,你能开展好课堂互动吗?

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一点关心、帮助和关爱。诚如学生所言:老师如果用一颗热心去关照每一个同学,学生就会对语文有更广泛的学习兴趣,上课时学生就会更专心,学得更懂,学的知识更多。

上一篇:开展三小比赛\提高物理兴趣 下一篇:网络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