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利用统计与分析

时间:2022-06-29 01:49:43

图书馆利用统计与分析

摘 要:图书馆利用统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统计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该文通过对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2015年图书的日常借阅和读者入馆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文中深入分析了各类型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的客观事实,用数据说明了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重视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也为决策与评价图书馆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图书馆 统计分析 借阅量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95-04

Abstract: The statistics of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brary work, it coul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by finding problems and taking 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fro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books daily borrowing and readers into the library in 2015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Library,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pth the objective phenomenon of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different type readers.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library resources construction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ers’ actual demand, and provides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basis for library work’s decision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Library;Statistical analysis;Borrowing amount

1 图书馆利用统计的意义

图书馆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读者根据需要走进图书馆进行学习,以便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知识素养、学习和工作能力[1]。图书馆利用统计是了解图书馆利用与读者需求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统计图书的日常借阅和读者入馆情况,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从客观的角度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水平[2]。

2 统计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2.1 统计的目的

图书馆利用是衡量图书馆馆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借阅统计与读者入馆次数统计了解读者阅读倾向与习惯,掌握读者对图书的需求。通过统计还能加强图书馆硬件与藏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藏书规划,从而对完善图书馆整体建设提供依据。总之,图书馆统计对馆藏质量和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3]。

2.2 统计的方法与内容

统计的具体内容是对馆藏的图书借阅数据与读者的入馆次数进行统计,一般统计时间为1年,以读者借阅与入馆情况为统计样本[3]。借阅情况统计可以借鉴《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统计的方法是对读者每日的借阅数据与入馆次数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与分析,进而掌握图书馆的年度利用情况。

3 实例分析

通过进行实例分析,能够了解并掌握阅读者对馆藏图书的需求,根据读者的需求,合理调整馆内资源建设,使图书馆的建设更加合理化,同时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做好服务育人[4]。以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分析。

3.1 图书借阅量与读者倾向分析

从表1得知,该馆各学科图书的借阅情况相差悬殊,借阅量最大的是政治法律类书籍占51.88%,其次是文学类、经济类、哲学类、历史地理类,这五类图书占85.97%。流通量最小的有综合性图书、天文学科类、生物科学类、农业科学类、交通运输类及航空航天类图书,其流通量占0.20%。在馆藏图书全年流通量中,社会科学图书的流通量占88.13%,自然科学类占1.64%,综合性图书类占0.08%。社会科学类图书的流通量最高,这说明了我馆读者借阅需求偏重于社科类图书,这也与我校专业设置与资源分配相吻合。

3.2 各类读者借阅情况分析

该馆读者主要由学生、教职工和其他读者(包括馆际互借读者、担保生等)构成。学生读者又分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从图1中可以看出借阅量最大的是本科生,但图2表明其人均借书量排在第三位,并未因其借阅量大而提高人均借阅量,这是因为本科生的借阅量虽大,但其人数也最多,所以本科生的人均借阅量并未达到最高,恰恰是比重最少的博士生取得了最高的人均借阅量,硕士生次之。这恰恰反映高校的现状,就是要求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对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博士生的更为明显,所以研究生的人均借阅量较高。其他类型读者的借阅量比例虽小,但这也彰显了一个好的发展趋势,说明读者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3.3 热门图书统计与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该馆读者借阅量最多的图书中,除了政治法律类,便是文学类。政治法律类的图书被广泛借阅,借阅次数最高达180次,这与该校的科学布局有关,该类为重点学科,特别重视该类图书的购买,由于招生比例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数量也较多,所以此类图书的借阅量会很高。文学类的图书借阅量高,次数高达171次,这与侧重人文素养培养的大学教育观有关,也折射了青年大学生由于学业、就业压力大而需要文学作品进行心理调适、舒压的普遍现象,同时也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情感需求有关。

上一篇:超声冲击对AZ91D镁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一体化”包装结构设计实训课程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