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用性探究

时间:2022-06-29 11:27:44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用性探究

摘 要: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压力。而中职语文教育者若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精心组织教学,将会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服务型人才。本文将结合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及中职生学习现状,从思想价值、审美情趣、交际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育;中职生;实用性

引言

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压力。语文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竞争劣势,引导学生更加侧重于读、写、听、说和思维等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强化能力,提高内在素养。但是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却发人深省。

一、现状分析

1.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目前我院中专中技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生基础薄弱。我院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二、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三、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2.中职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中专第二册的语文教学工作。本版教材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分为现代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五个序列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教材以促进人得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但在我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几点不足。首先是教材编排上。本教材将现代文、文言文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例如说本册第四文言文单元,包括《鸿门宴》、《屈原列传》、《兰亭集序》、《诗四首》等课文,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知之甚少,让他们在两三个星期内一直学《屈原列传》这样艰涩的文言文,就很容易对学习,甚至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另外,笔者认为教材在必学课文、必选课文和自选课文的选择、安排上也欠妥当。以第五小说单元为例,必学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荷花淀》,必选课文是《边城》,自选课文有《最后一片叶子》、《老人与海》(节选)、《受戒》、《哦,香雪》等几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水平,我们学生应该也必须了解一下这部经典著作,《红楼梦》是部巨著,即使是放在课文里的这篇节选内容都非常丰富,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普遍不高,笔者认为像这样的课文完全可以放在必选课文中去,教师可以加以提示,让学生自己课后去查阅资料,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名著的了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哦,香雪》、《最后一片叶子》这样的小说则可以放进必学课文里。一方面,这样的课文简单易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小说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另一方面,《哦,香雪》、《最后一片叶子》这两篇小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提高策略

1.提升语文知识的思想价值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他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骂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教材的改进

为了适应我院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我们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我院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双方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学篇目,以现代文、实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为主,适当配给自读内容,较长的文学作品和较深奥的文言著作可安排在这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钻研文学艺术、提高人文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三、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允龙.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J].淮海职业教育,2007(2)

[2]窦良云.对技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探讨,2008(1)

上一篇:浅谈改革课堂教学与教育理念 下一篇:浅析高等数学函数的条件极值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