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的模式舍弃的智慧

时间:2022-06-29 10:26:57

【前言】颠倒的模式舍弃的智慧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制作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接受和构建,对不能理解的内容则形成问题,带入课堂。同时导学案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前了解学情。 1.2 使用导学案的益处 导学案将要学的知识系统化、问题化,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课堂学习的盲目性;...

颠倒的模式舍弃的智慧

颠倒原有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导学案先自学,掌握基础的同时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在课堂上减少讲授时间,主要引领学生活动,解决问题。课后纠错及时到位,增强学习效果。

颠倒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美国已成为教育的新景象,因其“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我国的多数学校,虽限于其硬件要求高,不可能完全照搬该模式,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还是可以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大胆的尝试,以期更好地实现“减负增效”,“讲堂”变“学堂”。

高中生物课时少,课后时间受严格限制,原本“课上教、课后练”的教学模式中,一直存在教师课上赶进度、学生课后作业错误率高、作业评讲不到位甚至来不及评讲的情况,教学往往陷入恶性循环。受“颠倒的课堂”启发,以“先学后教”的教育原则为前提,对教学模式做了“颠覆性”的改变。

1 导学案领航: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动起来

1.1 制作导学案的目的

制作导学案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前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接受和构建,对不能理解的内容则形成问题,带入课堂。同时导学案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前了解学情。

1.2 使用导学案的益处

导学案将要学的知识系统化、问题化,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课堂学习的盲目性;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有了具体的需要解决的目标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

前置的学习,需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后认真思考才能完成。这就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相结合的好习惯,对于学生解题时提高审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通过导学案,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课堂需求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二次备课时,教师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还可兼用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设置情景、分析案例、问题导引,挑战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3 设计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导学案必须是经由教师集体备课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现状来编写的。一般本组教师会在前一周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情况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要求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做“个性化”加工。

编制导学案要重视学法指导。对于课本中陈述性的知识(“是什么”),在编制导学案时,尽量引导学生将之系统化,如帮助学生以构建概念图、表格、流程图等形式进行归纳,使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明确各琐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那些运用性的知识(“如何做”),涉及学生的动作技能、思维发展,则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索探讨。对于自学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及产生的疑问,则请学生标记在导学案的留白处,留待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或是课余研究。

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节,涉及众多的遗传学基本概念,而这些概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其含义。设计导学案时,就以几张概念图帮助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联系,再配以适量习题强化基本概念的应用。而对于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则分解成一个个问题:“为什么亲本要进行正交和反交?”“要发现F2呈现3:1的性状分离比,必须要用什么方法?你知道这个方法适用的前提吗?”“你能运用孟德尔的假说通过遗传图解的形式来解释他的杂交和自交实验现象吗?”“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你发现内含的实质规律了吗?”如此引导学生重历科学家大胆又严谨的发现之路,学生也就兴致盎然地投入到自学活动中。

1.4 使用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因导学案的完成往往需要查找资料,将班级学生分成两大组,利用周末分别完成两课时中需利用网络的部分,再相互交流探讨。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广泛了解,增大知识面。学生自学后要将完成的导学案交给教师。教师认真批阅导学案,了解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情况,整合发现的问题,二次备课,着重备学生存疑的内容、备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疑惑,进一步调整课堂教学措施。

2 课堂教学策略:师退生进,因舍求得

过去讲课时很怕漏掉考点问题,巨细靡遗,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很忙,却剥夺了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成了绝对的“讲堂”。尝试“颠倒的模式”后,在课堂上大胆取舍,缩短教师统一讲授的时间,让出一定的空间增加学生活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让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2.1 学生自学会的绝对不讲

对于学生通过导学案已经掌握、习题反馈基本无问题的教学内容坚决不在课堂上重复,如生物学的大多数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这样,学生才有时间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探究、模型构建等活动内化知识,教师才有机会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2 能讨论明白的适当引导

对于导学案中思考讨论的问题,只要有超过1/3的学生能懂,课堂上就鼓励学生间互问互教。通过生生互动,既达成了学习目标,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条理性。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探讨、不断改进,最终学生理解并运用孟德尔的假说4点内容,逐一去解释他的杂交、自交和测交实验,绘制成遗传图解,体验了“假说―演绎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教师只是强调了图解的规范,引导学生做了最后的总结。

2.3 存疑度高的点拨到位

导学案中很少或没有学生能做出完美解答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掌握相关情况后,重新分解问题,设计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分离定律的应用中,“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求解问题,在导学案的习题训练中“全军覆灭”。分析学生情况,主要是审题不清、对规律的理解不到位、运用不灵活造成的。以基础题带入,逐步分析后代各种情况,再引导学生关注解题关键点,然后加深难度,代入原题,求得正确答案。

为应对统一考试,课堂还需完成一定量的习题训练。教师要精研高考真题,确定典型例题,归纳答题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这样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技能。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讨论互教、实验建模、完成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细致观察,耐心指导,这是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自身能力提高的一个好机会。

3 借助学习评估:有的放矢做好后继教学循环设计

教师的教学活动绝不能止于下课铃声。学生的学习效果,需通过收回导学案和课堂训练习题,仔细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整理出错误率高的内容,精心编制成“变式训练题”“判断正误题”等,在下一课时或复习课等适当的时机进行针对性的突破。这样的纠错训练,量少时短,效果却佳。及时有效的反馈既可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认识、扩宽思维,也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在“先学后教”模式的尝试中,发现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颠倒了学生面对难易知识点的时间。预习时,基础和较易的问题自己解决,耗时少又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后,不但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因为教师的讲解有的放矢,学生往往很快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练习中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教师收回导学案和课堂练习进行总结时,也能更准确迅速地整理出纠错要点,及时反馈。

任何新的尝试都会遭遇挫折。离真正的“颠倒的课堂”还有不小的差距,仍在努力寻求更合适的教学手段完善教与学。笔者相信,只要多实践、多交流,集百家之长,就会让课堂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思路改变,柳暗花明 下一篇: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协同提升化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