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例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06-29 09:54:13

276例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3月-6月住院的276例麻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6例患者中男151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21:1。发病高峰为4、5月份共183例(占66.30%)。典型麻疹265例(占96.01%),非典型麻疹11例(占3.99%)。并发症情况:支气管肺炎43例(占15.58%),急性喉炎18例(占6.52%),心肌损害125例(占45.29%),肝损害89例(占32.25%)。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274例(占99.28%)。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明确接种11例(占3.99%),未接种212例(占76.81%),不详53例(占19.20%)。结论:本组病例资料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本年度麻疹发病率较往年发病率明显增高,且<8月和>1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此次麻疹流行可能与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接种疫苗抗体滴度下降,及气候变化有关。临床特点为多数为典型麻疹(占96.01%),并发症多,<8月重型麻疹多,支气管肺炎以<3岁婴幼儿多见,成人肝损害多见。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379-02

自1965年我国普遍接种麻疹疫苗以来,基本控制了麻疹流行,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地麻疹爆发流行的报道增多。2010年定州地区出现了麻疹流行疫情,3月—6月达流行高峰,为了探讨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对本院2010年3—6月收入院的276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本院2010年3—6月收入院的276例麻疹患者。男151例,女125例,男女比例1.21:1。年龄跨度15天—48岁,< 8月72例(占26.08%),8月—3岁91例(占32.97%),3岁--14岁77例(占27.90%),15岁—48岁36例(占13.04%)。

2 方法

所有患者诊断均按照《传染病学》第6版麻疹的诊断标准,除典型临床表现外, 检测血清麻疹病毒IgM阳性结果明确。所有病例按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次日空腹抽血送疾病控制中心行麻疹病毒IgM抗体检测,常规查血常规、尿十一项、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肌酶、钾、钠、氯、钙,转氨酶高的查甲肝抗体、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测除外其他肝损害原因。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3 结果

3.1流行病学特点

3.1.1 本地区麻疹流行可能与气候反常有一定关系,据河北省气象局2010年春季是近十年来最寒冷春季,最低较往年低4—5度,麻疹病毒特点为耐寒不耐热,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麻疹病毒在外界存活和传播。

3.1.2 3月份41例(占14.86%)、4月85例(占30.80%)、5月98例(占35.51%)、6月52例(占18.84%),发病高峰为4、5月份共183例(占66.30%)。

3.1.3 人群分布农村人口198例(占71.74%),城市人口78例(占28.26%)。有麻疹密切接触史57例(占20.65%),其中产妇和新生儿母婴共患2例,母亲为分娩后1周发病,新生儿接触后8天发病,在医疗机构内有明确接触史的6例,均在接触后2周内发病,

3.1.4 麻疹疫苗接种史:276例患者中有明确接种麻疹疫苗的11例(占3.99%),未接种麻疹疫苗的212例(占76.81%),不详53例(占19.20%)。

3.2 临床特点

3.2.1典型麻疹265例(占96.01%)有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结膜充血、畏光、流泪、麻疹粘膜斑、红色红色斑丘疹、腹泻、呕吐等。

1)发热: 265例典型麻疹患者均有发热,热峰39℃--40. 3℃,至出疹期体温达到最高峰,热程6—13天,平均8.36天随着皮疹消退,体温迅速下降。

2)呼吸道卡他症状: 265例典型麻疹患者均有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结膜充血、麻疹粘膜斑、红色红色斑丘疹,畏光流泪患者160例(占57.97%),

3)消化道症状:腹泻呕吐患者65例(占23.55%),其中严重腹泻6例(占2.17%),腹泻日20次以上,稀水样大便,均为>22岁患者。

4)麻疹粘膜斑(科普利克斑): 265例典型麻疹患者口腔内两侧颊粘膜均可见麻疹粘膜斑,甚至互相融合成片,持续时间2—4天。

5)皮疹:皮疹出现于病程的第3--5天,平均出疹时间3.6天均为红色充血性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出疹顺序为耳后、颜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手掌足底,出疹期

约3—7天,皮疹消退后有色素沉着。

3.2.2非典型麻疹11例(占3.99%)

1)轻型麻疹6例(占2.17)临床表现为中度发热或低热,热程短平均2—5天,症状轻,均有麻疹粘膜斑,皮疹稀疏,1例未出疹,5例患者曾接种麻疹疫苗。

2)重型麻疹4例(占1.45%)临床表现为在出疹期出现超高热、口唇及四肢末端发绀、四肢冷、皮肤发花、烦躁不安、心率快、心音低钝、血压下降等,1例患者出疹后皮疹隐退,4例患者均<8月。

3)出血性麻疹1例患者为38岁,皮疹成出血性,压之不退色,中毒症状不重。

3.2.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109/L161例(占58.33%)。

2)CK-MB 2倍以上增高125例(占45.29%),最高109U/L。

3)肝功能ALT 2倍以上增高89例(占32.25%),高达1117u/L,其中同时TBIL增高6例,最高98mmol/L,年龄>16岁。

4)胸片有斑片状阴影36例(占13.04%)。

5)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274例(占99.28%)。

3.2.4并发症

1)支气管肺炎43例(占15.58%),其中<3岁婴幼儿36例占并发支气管肺炎总数的83.72%。

2)急性喉炎18例(占6.52%),其中发生Ⅱ度喉梗阻2例。

3)心肌损害125例(占45.29%)。

4)肝损害89例(占32.25%)。

3.2.5治疗

一般病例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另外<3岁婴幼儿常规口服维生素AD滴剂补充维生素A防止减少并发症;血象升高和并发支气管肺炎者给予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治疗;重型麻疹抗休克治疗;并发喉炎给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发生喉梗阻者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并发肝损害和心肌损害者给予保肝和营养心肌治疗;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

4 讨论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我国发病年龄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 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② 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也明显下降, 1995—2004年全国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5/10000左右。但近几年来,麻疹在全国报道均有回升趋势,尤其2005年全国麻疹发病率达9.5/10000,部分地区出现了麻疹暴发流行[2]。

本组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点:① 发病率高,本地区本年度麻疹发病率较往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可能与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接种疫苗抗体滴度下降,及气候变化有关。② 年龄< 8月的患者比例高,0至6个月的婴儿,因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以前很少患病,而近年来,<8月的麻疹患儿增多,原因可能是大多数育龄妇女是通过接种麻疹疫苗获得免疫力,自然感染者少,导致婴儿抗体水平低,保护力度和时间不足,对麻疹病毒易感[3]。③>15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年龄最大48岁,其原因可能是麻疹疫苗接种不规范或未进行接种,即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易感性增加。

本组麻疹病例临床特点:①多数为典型麻疹(占96.01%)有发热、咳嗽、流涕、咽部充血、结膜充血、畏光、流泪、麻疹粘膜斑、红色红色斑丘疹、腹泻、呕吐等。非典型麻疹11例(占3.99%),原因可能与年龄小,疾病早期频繁使用退热药,部分患儿使用激素及机体免疫力有关。②4例重型麻疹,主要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小(4例患者均<8月),体弱、营养差、免疫力低下有关。③并发症多,其原因可能与年龄小(< 8月72例占26.08%)的患者人数比例增多及病毒致病力强有关,并发症主要有支气管肺炎、急性喉炎、心肌损害、肝损害。支气管肺炎以<3岁婴幼儿多见,成人肝损害多见。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麻疹疫苗的规范接种是控制其流行的关键 本组病例中,有明确接种麻疹疫苗的11例(占3.99%),未接种麻疹疫苗的212例(占76.81%),少部分接种后患病,可能与疫苗保存、运输和接种技术不规范有关,致使接种后成功率降低。另外,麻疹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 ,强化免疫已被许多国家证明是有效消除麻疹的策略,此方法是降低发病率、阻断麻疹病毒的有效手段。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曾接种麻疹疫苗,但均是轻型麻疹,可证明接种麻疹疫苗后即使效价不高而患病,其临床症状较轻微,并发症少。总之,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仍是有效的预防方法。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第6版,北京[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8.

[2] 余文周,税铁军,李黎,等,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5):337-341.

[3] 李淑华,王学才,居丽雯,等,浙江北部农村孕妇麻疹抗体水平的调查[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2):277-280.

上一篇:80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造影分析 下一篇:浅谈抗菌药与中药联用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