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43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29 07:47:07

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43例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具有青热解毒作用的黄连青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病人79例,随机分为黄连清降合剂组(治疗组,43例)和卡托普利组(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证候、血压、血糖、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肝肾功能、三大常规的变化以及有无不艮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0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89%(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44%(P<0.05);治疗组可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血脂;两组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均无异常变化。结论 清热解毒药黄连清降合剂冶疗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黄连清降合剂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791-02

胰岛素抵抗(IR)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病和代谢紊乱,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地影响了高血压病病人的临床转归。本课题采用清热解毒药黄连清降合剂治疗高血压病并胰岛素抵抗病人4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根据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原发性高血压2级病人79例,同时符合《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肝火上炎证的辨证标准。排除3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和孕妇、哺乳期妇女、中重度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不能停用其他降压药物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58岁±12-34岁;病程13-37年±7-17年;体重指数26.61 kg/m2±3.75kg/m2;收缩压165.7mmHg±10 4mmHg(1mmHg=0.133 kPa),舒张压94.1 mmHg±7.9 mmHg;合并高脂血症21例,合并糖尿病14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6-80岁±11-74岁;病程12-86年±8-73年;体重指数27-36kg/m2±3.96 kg/m2,收缩压166.3mmHg±9.2mmHg,舒张压95.2 nmaHg±8.7 mmHg;合并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入选病人在分组试验前,须经7 d洗脱期。在此期间,停用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若洗脱期末病人的舒张压仍在90 mmHg~109mmHg,则将其纳入研究。治疗组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黄连清降合剂(由黄连、钩藤、泽泻等组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1 mL相当于生药材1.5 g),每次30 mL,每日2次。对照组选用卡托普利(济南东风制药厂产品),每片25 mg,每次1片或2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不得使用其他抗高血压的药物及措施。

1.3 观察项目所有入选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记录症状、舌脉象的变化,测量血压、心率;治疗前、治疗8周末进行心电图、血脂、血糖、三大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治疗8周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并据此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的测定用公式ISI=Ln(1/FPG×1/INS)计算(ISI为胰岛素敏感指数,FPG为血糖,INS为血清胰岛索)。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血压的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Hg,但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mmHg-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4.2 症状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而拟定。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66.7%;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33.3%,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减少<33.3%。

1.5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根据观察数据的不同,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Ridit分析等相应的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43例中,显效24例,有效巧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36例中,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9.44%,两组经Ridit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降压疗效治疗组43例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36例中,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虽有改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血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血脂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胆固醇、三酰甘油虽有下降,但无统计意义(P>0.05)。

2.5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病人无主观不适,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有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干咳,尚能坚持治疗。

3 讨 论

在清热解毒方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热解毒方药具有抗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科学工作假说。以此为据,筛选药物而成黄连清降合剂,并采用临床试验论证此工作假说。黄连清降合剂由黄连、钩藤、泽泻和芦荟组成,方中黄连苦寒,入肝、心二经,即清泄心肝火热以净热毒内生之源,又燥湿凉血解毒以折内生热毒之势,为君药;钩藤甘,微苦,微寒,人肝、心包经,既能清泄心肝火热以助黄连之力,又能熄肝风,以风能助火,治肝不治风非其治也,亦即治火之本,更能轻扬透过使邪从外解,顺遂肝木条达之性,用为臣药;泽泻甘,微苦,微寒,善利水泻热,通利膀胱,水道即行,热毒当顺流而下从小便而除,为方中佐药;芦荟苦寒,入肝、心经,善清泄心肝火热以助黄连、钩藤之力,又能通腑导滞荡邪,使热毒从后而去,与泽泻相伍,前后分消,热毒焉有存身之所,为方中佐使之药。全方药仅数昧,但方简力宏,既能绝毒之源,又能折毒鸱张之势,使未生之热毒防之、已生之热毒清之泄之,故临床实验皆获满意疗效。经文献资料证实方中诸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达良好的抗高血压的药理效应,从而说明本制剂是治疗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有效复方。

胰岛素抵抗发生时,继发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肾脏排钠减少,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膜转运系统障碍,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下降,Na+-K+-Na+-Cl-交换降低,细胞内浓度升高。同时促进血管平滑肌生长。这一系列的结果造成血管阻力升高,血压升高,并使游离脂肪酸升高、总胆固醇升高、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因此抗高血压治疗不再以单一降压为目的,同时应注意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机体物质代谢的紊乱。本研究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药黄连清降合剂不仅能够降低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降低其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从而表明清热解毒法能够减轻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清热解毒方药治疗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胰岛素抵抗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上一篇:冠心病病人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改变及其与... 下一篇: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肺血栓栓塞症溶栓疗效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