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时间:2022-01-11 02:58:39

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及颈部血管彩超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IP组高血压34例,对照组高血压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卒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中图分类号:R743.1 R25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779-02

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ln progresmon,SIP),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持续进展,临床常规处理难以逆转其病程,且致残率、死亡率比一般卒中高,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疾病。我院2003年7月-2007年1月间共收治44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其中57例为进展性脑卒中病人,分析其性别、年龄、血压、总胆固醇、血糖、纤维蛋白原及颈部血管彩超,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非进展性脑梗死病人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影响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①结合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脑梗死(TIA,RIND及脑栓塞除外);②发病后1周内病情进行性加重或经临床治疗干预病情仍未稳定的病人。

1.2 一般资料共人选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39岁~75岁(55.32岁±2.55岁);随机抽取同一时期住院的非进展性卒中病人57例作为对照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37岁74岁(54.27岁+2.46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1.3 相关因素的标准及方法所有病人均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明确诊断为脑梗死;颈动脉狭窄判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病人颈部血管进行检查,在最大斑快位置,以(1-残留血管截面积,血管的截面积)×100%来判断,50%为重度狭窄;高血压者为既往已确诊高血压病或住院期间收缩压≥140mmI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达3次以上者;糖尿病病人既往已确诊或住院期间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mmol/L;高脂血症为血浆总胆固醇>5.5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1.7l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3.8mmol/L者,血纤维蛋白原>4g/L为纤维蛋白原增多。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SIP的发生率44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出现SIP57例,总发生率12.8%,发病后1d内发生23例,2d内发生17例,3d内发生14例,7d内发生3例。可以看出SIP多发生在发病后(1-3)d内。

2.2 两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纤维蛋白原发生率比较(见表1)

2.3 颈部血管彩超SIP组病人颈部血管狭窄28例(颈动脉21例,椎动脉7例),对照组动脉狭窄13例(颈动脉u例,椎动脉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国外文献一般是指在发病1周内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发病后48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国外文献报道为9.8%-37.0%,国内资料颈内动脉系统约占28.0%,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约占5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SIP的发生率为12.8%。病情进展常见于腔隙性脑梗死和大动脉闭塞性疾病,少见于脑栓塞病人,有50.0%以上的病人是在发病后最初24h内出现,本组资料分析也以发病后24h内最多,达40.4%,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糖尿病是进展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糖尿病使脑血管弥散性改变,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灌注减少,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浆黏度改变,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性能力减退而影响到脑循环灌注,使脑梗死加重。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报道超负荷高血糖的条件下,机体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含量增加,并引起广泛的微血管损伤,而导致糖尿病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而腔隙性脑梗死所致脑组织缺血,反过来进一步促使ICAM-1的表达,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本组资料显示,进展性脑卒中组高血糖35例,对照组高血糖18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表明SIP病人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较高,且高血压具有病程长、脉压小的特点,有人观察卒中病人发病入院时80%以上血压明显升高,这与脑卒中后病人一过性儿茶酚胺增高有关,对保持脑灌注压有重要作用,但是随后的2周内常会自行下降。早期血压下降是进展性卒中重要原因,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可能为:①发病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②不适当的降压治疗。正常人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平均动脉压上限为(100-130)mmHg,下限为(50-70)mmHg。长期高血压病病人脑血流的自动调节所需血压上限上移至(145-175)mmHg,甚至可达175mmHg以上,因此,对这些病人血压的调控要谨慎,血压的过高或过低均与卒中进展有关。本组有6例病人人院时血压>180/110mmHg,使用尼膜同静脉输注后血压下降迅速,2例因为合并心绞痛静脉输注硝酸甘油后血压下降,形成进展性卒中。目前国内掌握的降压原则是急性脑梗死尤其在发病1周内,收缩压>18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130mmHg的可考虑降压治疗,但降压不可过速、过低,24h内降压幅度不超过25%,且使血压在(2-10)h内缓慢下降,通常降至(150-160)/(90-100)mmHg为宜。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发现血管粥样斑块及血管狭窄程度,颈部血管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时严重影响远端血流灌注,形成低灌注,在此基础上合并血压下降更易加重半暗带区血供,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卒中。本组资料中,SIP组合并血管狭窄28例,对照组1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高血压、糖尿病、颈部血管狭窄为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合并这些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积极采取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措施,以避免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上一篇:417例脑卒中病人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麻痹性痴呆2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