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9 06:39:35

泰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十二五”期间,是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提速、产业结构升级的黄金时期。面对新形势,立足泰州实际,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泰州开放型经济现状对策

3.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为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6年以来,全市在外资大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2006年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2007年10个,2008年19个,2009年18个,4年(2006—2009年)累计达到53个,是2006年以前历年总和的76倍。单个项目平均协议外资规模从2006年的467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636万美元,扩大了3.5倍。2010年,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1个,同比增长72.2%。大项目的增多和项目单体规模的提高为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泰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功能不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

泰州市建市时间较短,知名度不高,城市的商务服务功能较弱,对人才、资金的吸引力远逊于苏南及同属于苏中的扬州、南通市。“十一五”期间:泰州市一、二、三产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15:838:147;泰州市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84个,落后南通、扬州市的135、167个;各市之间利用外资水平不平衡,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状态;利用外资方式单一,采取绿地投资的较多,而外资并购、企业境外上市、服务外包等方式不多见;城市的商务服务、项目承载功能相对较弱,在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功能区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

2.利用外资所占全省总量份额偏小,有被苏北城市赶超之势

近几年来,虽然泰州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长,但从全省情况看,实际利用外资在全省所占份额仍偏小。2007、2008、2009和2010年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份额分别仅占全省的3.4%、3.8%、3.8%和4.08%,均位列全省第8位,不仅落后于同处苏中地区的扬州、南通两市,还有被苏北的盐城市赶超之势。总量规模偏小,质量有待提高。

3.重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不够,对外投资有待进一步开拓

近年来,泰州市招引重大外资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全省所占份额较小,与周边的扬州、南通、镇江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扬州、南通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分别比泰州市多23个和9个;2010年,扬州、镇江两市新批重大外资项目分别比泰州市多28个和11个。尤其是泰州市新批投资总额过亿美元的重大外资项目2010年仅2个。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对外投资有待进一步开拓。

4.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仍需加快提升

目前,全市出口商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甚至还有资源性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10%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偏低,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产品结构亟待优化,外贸出口过多地依赖于船舶行业的增长,机电制造、化工类出口增长不快,生物医药产业的出口未能形成规模。“十一五”期末,全市有出口实绩企业900多家,是“十五”期末的两倍,但亮点不多,增量不大,出口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有待形成。

三、进一步推进泰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一篇:功能翻译理论研究述评 下一篇:中国农村“空心化”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