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解决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

时间:2022-06-29 05:09:05

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解决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

[摘 要]冬季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长期困扰着客车的安全运用,影响了客运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产生了十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从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具体防控措施。

[关键词]客车;制动缸;积冰;漏风;不保压;措施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发生率较高,对铁路运输秩序和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客车运用工作。因此,车辆部门把此类故障列为客车十大惯性故障之一,作为保障安全的关键点进行整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整治冬季运用客车制动缸进雪积冰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地处高寒地区运行的客车,冬季高速行驶产生的强大风力,将路基上的积雪刮起,形成浓浓的雪雾,体积细小的雪雾在强大风力作用下,沿着安装在车体下部的制动缸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入制动缸内。待运用客车终到进入整备库内检修时,在库内较高温度作用下,进入制动缸内的积雪融化成水,与制动缸体内金属器件缓霜所产生的凝结水混在一起,积存在制动缸内。运用客车出库或从库内转至库外后,制动缸内的积存的雪水在室外低温作用下,冻结成冰积存在制动缸内。如此往复,制动缸内积存的冰、雪等异物愈积愈多。积冰常常会随着制动缸活塞杆的作用积存在制动缸底部,制动时将起密封作用的皮碗垫起,使制动缸的密封性遭到严重破坏。当列车减压制动后,造成这些车辆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后不保压现象。

列车运行中准备进站停车或减速时,通常是施行常用制动。施行常用制动后,104分配阀处于保压位,制动缸的压力也保持一定。104型分配阀具有自动补风作用,当制动缸前盖发生漏泄时,副风缸会自动向制动缸充气。副风缸的压力空气由列车管供应。当制动缸因内部有积冰或弹簧折损等原因发生压力空气大量漏泄时,副风缸会不停地向制动缸补充气,此时列车管的压力空气大量供应给副风缸。当列车缓解时,104分配阀内列车管的空气压力下降无法与工作风缸内空气压力产生压力差,从而造成制动机不缓解或缓解不良。

二、问题产生的危害

如果旅客客车在运行途中发生上述故障,受站停时间限制,客列检车人员或车辆乘务员在固定停车时间内不能及时将上述突发故障查找到并妥善处理,就会导致列车晚点,造成旅客列车设备故障,晚点时间超过一小时就会构成行车一般事故。更为严重是,如果运行途中车辆不缓解或缓解不良故障未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会造成单辆车轮擦伤,如果车轮擦伤超过规定的限度,必须甩车处理,也会构成行车一般事故。既干扰了铁路运输正常秩序,又给旅客带来了安全隐患和麻烦,还增大了检修费用支出,后果极其严重。

三、防范控制措施

几年来,我们对三棵树车辆段佳木斯运用车间配属的16组197辆非密封式制动缸运用客车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试验,找出了客车制动缸内积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动缸前盖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雪融化,冻结在制动缸底部,制动时将皮碗垫起造成运行途中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后保不住压。针对上述原因我们从防范雨雪进入制动缸入手,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如下比较成熟、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入冬前对运用客车加装制动缸前盖护套。在制动缸前盖加装帆布制成的护套,将制动缸前盖活塞筒与活塞杆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雨雪进入制动缸,从而有效遏制了因制动缸内积冰造成前盖漏风,制动保不住压故障的发生。

2.冬季尽量减少运用客车(特别是朝发夕至的中短途客车)入整备暖库检修的次数,以防止制动缸内金属器件多次缓霜,产生冷凝水越积越多,而冻结成冰。

3.认真做好记载,对进暖库整备8次及以上车辆,制动缸须定期开盖检查一次,发现缸体内有积冰现象,应及时清除。

以上措施已经过有关专家认证,并以三辆技[2010]39号文件的形式对此措施在全段进行了推广,经过几年来的运作,对有效解决冬季运用客车进雪积冰问题效果显著。

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该措施的具体方法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涂打行程测量标记

安装制动缸前盖护套后,原活塞杆行程测量标记就看不到了,必须涂打新的标记进行测量。

测量方法:在制动机缓解状态,活塞完全退回时,在活塞推杆距离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200mm处,用手锯割出1mm宽、1mm深的凹槽,并紧密贴凹槽在伸出方向涂打20mm宽的白色标记。

2.安装前盖护套

分解清洗制动缸后,将护套套装在制动缸前盖导筒和活塞杆上,确保护套的红箍前沿与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平齐,然后紧固前盖导筒处的安装箍。缓解状态下压紧套的褶皱,然后紧固活塞推杆处的安装箍(注意:帆布接缝朝下,安装后套不得转筋)。

3.测量活塞行程

制动缸处于缓解状态时,白色标记凹槽距离护套红箍前沿(即与制动缸前盖导筒外端面平齐处)应为200mm,安定试验时该距离限度值为390±15mm,按照冬季行程要求为400-405mm。

五、问题整治效果分析

1.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故障率同比明显下降

以三棵树车辆段佳木斯运用车间(原佳木斯车辆段)为例。2007年-2008年冬季,佳木斯运用车间共发生此类故障13起,其中造成列车晚点的达7起。因制动缸不缓解故障造成车轮擦伤2起,更换轮对6个。2008年-2009年冬季,虽然我们采取了分解清洗制动缸的方法对此故障进行了重点攻关,但还是发生了5起制动缸前盖漏风制动不保压故障,其中造成列车晚点的2起。事实证明:该类故障在2009-2010年冬运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2011年冬季和2011-2012年冬季,佳木斯运用车间采取了上述综合防控措施后,连续二个冬运期间无一起制动缸前盖漏风故障发生,此类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2.采取措施后成本支出大幅下降

按照以前攻关措施要求,每列车每月首尾三辆更换104空气分配阀、清洗制动缸、远心集尘器,每列车每月需5名技术熟练的作业者工作8小时来完成。16组列车就得需要80个工日完成。采取以上防控措施后,就可以把这些工日省下,可以折算成4个工人一个月的工作量。每月节省工本费用近8000元。每月还可以节省近30公斤的黄干油脂,价值近300余元,加上其他支出费用,总计每月可节约成本支出近万元,节支效果可观。

3.采取措施后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以上防控措施的实施,在节省了大量人工费和材料费的基础上,有效防止了高寒地区冬季客车制动缸前盖漏风的常见多发故障,对维护铁路运输秩序、保证行车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安全正点的设备保障。对于旅客运输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可以说,此项有针对性措施的实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上一篇:关于高校班主任角色认识和再塑造 下一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端电源干扰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