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真丝实现高档化 功能化

时间:2022-06-29 12:39:52

真丝具有其它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而获得了人们长期的青睐。但真丝易皱、易变形,存在着产品档次不高、深加工水平不够、科技附加值含量少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丝绸产业链的深度发展,使我国丝绸产业的原料优势没有真正体现到产品的加工优势中去。

真丝纤维功能单一、易皱、易变形、色牢度差等已成了困扰国际丝绸界的难题,也成了丝绸制品发展的“瓶颈”。国内外普遍采用化学接枝法来解决真丝的抗皱问题,使真丝绸呈现出“化纤化”现象,严重阻碍了丝绸的市场发展。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纺织工程系系主任陈宇岳教授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他认为项目主要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实现了真丝纤维的高弹性,解决了真丝面料的易皱难题。采用超分子技术这一材料改性新技术,结合“异能态和异收缩”原理,开发并产业化生产了具有高弹性、高回复性的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开发并生产了具有高度抗皱性能的系列化全真丝面料。其纤维特点是丝身具有弹性与良好的复原性,纤维呈现空间三维状,具有很强的毛型感,并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功能。与普通桑蚕丝的明显区别在于弹性和膨松性显著增加,丝身更加柔软。二是首次将纳米组装技术应用于天然纤维,在真丝纤维及制品内部原位生成并组装纳米银,实现了真丝制品的高抗菌性能和长效抗菌性能。

记者了解到,项目采用独特的络、并、捻组合工艺,通过交捻技术将真丝纤维加工成多能量态纤维束并定型,使真丝纤维束具备释放和积聚内能的特征。通过超分子结构改造与分纤处理技术,使普通真丝纤维产生原纤维分离与膨化,从而实现真丝纤维的膨松特性。整个过程是物理反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以下数字可以直观表明该成果的技术指标:真丝纤维卷缩伸长率达到≥50%,卷缩弹性回复率达到≥70%,真丝面料折痕回复角≥330度,最大达到350度以上;真丝制品抗菌率≥99.9%,洗涤50次的抗菌率≥99.5%。

高性能全真丝新材料包括高弹性全真丝纤维、高弹性膨体弹力真丝、高效长效抗菌真丝纤维及相关制品。这些真丝制品不仅保留了真丝制品原有的优点,还改善了真丝服饰制品的防缩抗皱和吸湿保暖性,具有厚重感及光泽等优点,弥补了传统真丝材料的缺陷,而且开辟了生产厚型真丝面料如西服、大衣、牛仔服等全新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07年,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其制品进入产业化阶段,获得了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国家发改委“纤维专项”:产业技术进步(第三批)2008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支持。目前高性能真丝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处于企业独占许可状态,已形成年产240吨高性能真丝纤维的生产能力,形成150万米的面料生产能力,60万件服装加工能力。

为了把中国传统真丝产业“做精、做美、做强”,江苏华佳控股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谈金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佳集团已经从70年代单一的乡办缫丝厂发展成集育种、种桑、养蚕、缫丝、捻线、织造、印 染、服装一条龙研发、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真丝绸专业企业。集团凭着自主自强的创新精神,不断地自加压力,与北京中科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进行产品延伸,跨行业、跨地区开发种桑养蚕基地,如四川、安徽等地,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重视实施品牌战略,“迎春花”牌桑蚕丝、“桑罗”牌真丝服装是公司两大主打品牌。随着高性能真丝新材料及其制品的产业化,将极大地提高丝绸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了丝绸面料的高档化和功能化,提升了产品市场竟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长丝亟待开拓创新空间 下一篇:多款系统成就粗纱机同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