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里的36计

时间:2022-06-28 11:46:56

海洋里的36计

海洋是美丽的,但是这仅仅是表象。在它美丽的背后隐藏着重重杀机!所有的动物都知道。仅凭天生利器是远远不够的,在对手面前,谋略的使用更重要。

欲擒故纵

鳞爱吃海胆,尤其是长满了又长又粗的棘刺的那种,乍一听,这绝不是一个很好的饮食爱好。可是,鳞做到了,因为它熟悉长刺海胆。普通人常常以为,长刺海胆全身布满了又长又粗的长刺,理论上讲,它应该天不怕地不怕,如同“血滴子”一样,能在海底横行无阻才对。事实上则不然,它们胆小如鼠、羞于见人,总是在海底的礁岩上慢腾腾地爬着走。它们这么做,是因为它们有弱点:在它的嘴巴周围长着软软的肉质,既没有长刺,也没有长骨头,没办法,为了吃到藻类,长刺海胆只能放弃武装自己的嘴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长刺海胆的这个“死穴”被鳞发现了。为了避免被长棘刺伤眼睛,在千万年的进化中,鳞的眼睛生在离嘴巴很远的头部后方。然后,它在捕食时,更采取了欲擒故纵的办法。先是用口叼着海胆的一根棘,把它从海底提起来,再扔下去。可怜的海胆,本来是嘴巴朝下的,但经鳞一提、一扔,身体很容易被翻转过来,嘴巴朝上,把自己的“死穴”活生生地暴露在鳞楔状利齿的攻击范围之内!

巧借东风

庆幸的是,像鳞一样熟练掌握“欲擒故纵”妙计的海洋动物并不多,所以,海胆在海洋里过得还不错。

于是,一些脆弱的动物看上了这一点,搭上海胆的“顺风车”。在它们看来,海胆是个不可或缺的“安全堡垒”,有着极为安全的措施――在大多数海胆身上都长满了细长又尖锐的棘刺。这些棘刺有毒,一旦刺到对方,保证会痛不可忍。虽然有时候,海胆的棘刺也会断掉,但是很快就可以再长出新的来。而且这些动物从不担心它们的“东风”会刮走。和其他多数棘皮动物一样,海胆用透明的、细小的、众多的管状脚在海底四处移动,但移动得并不快。如果食物丰富的话,它一天会移动10厘米左右,即便食物匮乏,它一天移动的距离不过1米左右。

当然,为了更好地借“东风”,这些动物本身也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比如,刀片鱼。它就违背了“鱼类的游泳准则”,选择了竖着游――直立于水中,头朝下、尾朝上游动。它的外形也变得酷似刀片,严谨地说,它的背鳍只是一条硬刺,从头一直贯穿到尾部,头尾呈针尖状,也没有像其他鱼用于滑水的宽大有力的鳍,这一切都有利于它们隐藏在海胆的长刺当中,进行防御和“捕猎”。

金蝉脱壳

海参也是海洋里最“柔弱”的动物之一,它们身体软软的,没有硬壳,没有利齿,没有可怕的螯足,更没有快速游泳的本领,除了粗糙的外皮之外,它们似乎没有能拿出手的自卫本领,很多鱼类都喜欢拿它们充当最好的营养品。不过,它们依然生存了下来,这是因为所有的海参都熟练掌握“金蝉脱壳”的计谋。

也就是说,当一条海参被追得走投无路时,它会毫不犹疑地选择把体内的消化组织从尾端的喷出去,有时还会喷出一种黏稠的丝状物,趁着掠食者愣神的功夫,自己逃之夭夭。只需两个星期左右,这些失去的组织便可重新长出。

此外,海参还拥有非同一般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咬去一半,甚至腰断三截,只要不被吃掉,它都会默默忍受,自我修复。只需3~7个月的时间把创伤修复后,每一段又会长出一个完整的海参。

强攻硬取

一场硬仗即将开始!宣战者正是海底之星――海星。最常见的海星,一般都有5只长而纤细的腕足,每只腕足上都有一些可借着关节而活动的细小刺针,看起来像武侠小说中浑身携带着暗器,举手投足间极具杀伤力的江湖客。事实上,有些刺针的确带有毒性,在杀敌时,只须将毒液刺入敌人体内,就能杀敌于无形之中。

不过,有的海星更愿意打“硬仗”,也许它认为打硬仗更显得出英雄本质。它的主要目标是有硬壳的软体动物,如海扇等。而海扇一旦被抓,往往会紧紧地合起自己的两片贝壳,可是,这是徒劳无功的,海星的攻势极为凌厉。它会先“骑”在海扇上面,然后用腕足慢慢地将海扇的两片硬壳扳开,接着,从位于身体下方中央的嘴部伸出消化器,罩在海扇柔软的身体组织上,可怜的海扇就这样慢慢地被消化掉了。可惜,即便如此,海星依然是弱者,所幸的是,它同海参一样,也拥有超强的再生能力,如果把它的腕足切断,不但能长出新的腕足,连断的腕足都能长成一只新的海星。

协同作战

很明显,当寄居蟹的祖先发现藏到空螺壳里防御效果更好时,它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住进去!可是,螺壳里也不是万无一失的,比如螃蟹,就可以用粗壮的螯足夹裂螺壳!

于是,一群被叫做真寄居蟹的家伙学会了在自己的壳上布满了“火药库”:它把某种海葵“种”到了自己的壳上。为了保证重心平衡,真寄居蟹甚至在壳上不同地方安排了大小不一的海葵。这种海葵大多具有很大的触手冠。当它们在螺壳上随着水流摇曳时,猛一看还挺吓人的,不过,海葵的威慑力绝不止这一点。一旦受到刺激,触手冠就会收缩,释放出一条条“枪丝”。枪丝里含有大量的刺丝胞,如果被沾上,就像在身上绑了一长串点燃的鞭炮,滋味绝不好受(奇怪的是,真寄居蟹与海葵朝夕相处,却丝毫不畏惧恐怖的刺细胞)。

当然,海葵也不会吃亏,它不仅能获得“立足之地”,还能在真寄居蟹觅食时,捞点碎屑尝尝。你以为这真是友好的合作关系吗?现实会令人警醒。真寄居蟹们只会在大难临头的时候,才会急忙寻找海葵并将其背在壳上,一旦附近没有掠食者,比如章鱼,它们就会逐渐放弃,甚至还可能吃掉海葵。

三十六计逃为上

“三十六计逃为上”,这个大纲领的精髓深深为大多数海洋动物所掌握。然而,不是在奔跑,就是在奔跑的路上的就当属大西洋蓝枪鱼了。

你一定奇怪,在太平洋中,大西洋蓝枪鱼以作风顽强、精力充沛、凶狠残暴而著称。它们身体细长,由下颌骨长出剑一般的嘴,还有一张巨大的背鳍。遇见鱼群,它们会高速冲上去,用剑一样的长吻,东砍西刺,尾鳍乱舞,把近身的鱼儿撞碎撕裂,然后它吞吃一些刚被杀死的鱼,丢掉大批吃不掉的,大摇大摆地游走。遗憾的是,即使大西洋蓝枪鱼凶猛如斯,遇见大白鲨和尖吻鲭鲨也无可奈何,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得快一点,更快一点!

好在如果它发挥正常,总会逃得掉,在目前已知的3万多种鱼中,论游泳速度,它遥遥领先,在辽阔的海域中能疾驰如箭,游速平均每小时能达到90千米,短距离的速度更高达110千米,连最快的轮船也望尘莫及。

上一篇:人为什么喜欢说脏话 下一篇:我存在你的旋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