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研究

时间:2022-06-28 05:31:17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研究

摘 要:相对于手工记账来说,会计电算化极大的提高了对中小型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在日常账务处理中中小型企业的专业人员比较紧缺,软件的配置的合理度不够健全,在观念上的认识比较晚;但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不得不改手工记账为电算化记账。为了加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培养自己对电算化的熟练应用,提高处理业务的能力,需要我们对电算化会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更好的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不断寻找会计电算管理出现的新的问题。辨证地了解新形势下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客观地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探求其原因,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中小型企业;决择;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76 -03

一、会计电算化对中小型企业的改变

中小型会计电算化应用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由手工会计到计算机会计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化,减轻会计劳动强度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会计核算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且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是手工的几百倍,几千倍,因此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使会计人员从原来的抄抄写写,记记算算等记帐、算帐、报帐等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要转向加强管理和监督方面,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参谋作用。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又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会计核算中的记帐不规范、不统一,容易错记、漏记等问题。因此可以保证会计核算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三)强化会计管理职能,提高了会计人员素质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一方面广大财会人员为适应工作需要,会更加自觉地学习新知识,也有时间去学习新知识,逐步提高了自身素质,从而更进一步推动会计工作上新台阶。另一方面,广大会计人员,在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以及会计分析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会计的管理职能。

(四)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

由于计算机不仅能够大量存贮信息,并且能以低成本、高速度、自动化、精确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为日常管理提供更为详细、更及时的信息。

如大量的会计信息可得到及时记录、汇总、分析。可随时查看、报送报表。行业、地区实现电算化后,大量经济信息资源的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共享程度,又大大提高了经济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会计电算化在中小型企业中的性质

(一)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通常包括: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方法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都会影响会计资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进而影响会计资料的使用。因此,《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以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了解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及其对会计资料影响的情况。

(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指会计信息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那些特征和特性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要想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特征的本质,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信息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基本本质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相对的概念,而不是固定的概念,即要求内含的质量特征和特性均满足用户需要,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诸特征的最佳组合。

会计信息的分析主要由以下几点:一、会计作为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分析利用会计信息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续和发展,而且是满足决策有效性的需要。中小型企业由于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和自身经营、组织特点的约束,在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问题上存在几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会计报表的编制已意味着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没有进一步分析利用的必要。实际上,会计报表是经营活动全貌的综合性和概括性的货币反映,并不能提供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经营的各方面情况。单从会计报表本身不能直观地得出决策所需的相关依据。二是中小企业受筹资渠道的限制,决定其外部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或税务部门。因此,中小型企业认为会计工作的目的只是核算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以及纳税所得,忽视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三是不少实行记帐、纳税而不设会计独立核算机构的中小企业认为分析会计信息的工作属于机构,并简单地将会计信息的分析等同于会计报表分析,对会计信息作用的理解大打折扣,所以面对当前的情况,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职能培训和政策宣传。

(三)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只要是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等综合知识,促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和完善,要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等到提高,同时提高对会计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佛吉亚的生意经 下一篇:浅析基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零售商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