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时间:2022-06-28 04:08:10

论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提问艺术

【摘要】提问是教学手段之一,通过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的目的,总结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进行课堂提问的方法,希望能给音乐教师一些建议。

【关键字】小学音乐教学 课堂提问 技巧 应变能力

新课程改革以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教学最重要的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门艺术,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使提问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一、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

1.提问内容定式。有些音乐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没有更新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陈旧。有些教师认识到提问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尝试过程中,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了教学方法,实质上并没有什么突破。课堂提问的内容枯燥单一,在对歌曲进行分析时,还是采用定式的提问内容,比如分析歌曲的段落、歌曲内容、思想感情等,这些确实是学生应该了解的,但教师没有改变提问的方法,直截了当的提问,会显得提问内容过于枯燥,定式的提问会让学生的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盲目提问。课堂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有些教师忽略了课堂提问本身的作用,单纯的把课堂提问当成了活跃气氛的工具,造成“满堂问”的现象。有时候很多问题是不需要发问的,比如问学生想不想唱歌、想不想学歌、想不想学得快唱得好之类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没有必要问的,学生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教师在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也许在短时期内能够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是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对于教师的提问机械的回答,或者对于有意义的问题都会懒得回答,这样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压抑,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提问远离了教学目标。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活跃起来,有时会设定一定的情境,比如做游戏,教师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提问,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在课堂中组织游戏,会不同程度的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教师很可能就忘记了提问,或者对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离课堂主题越来越远,教师也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教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

二、有效实施课堂提问的方法

1.提出的问题要有知识含量。针对提问的盲目性问题,教师要认识到盲目提问的危害,在设置问题时要经过思考,使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尽量减少那种回答只有“是”或“不是”的问题,具有暗示性的问题会使学生不去思考,懒于动脑,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2.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问题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来设定,并且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如果问题太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又得不到锻炼学生能力的效果。小学生对音乐的乐理结构没有专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乐理知识时,不能直接问很专业的术语,而是设置容易理解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易到难的发展过程,认知结构也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顺序,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结构和认识能力发展的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设置问题,使问题层层深入,学生的思考也由浅入深,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

3.问题要与日常生活接近。任何一个学科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后,熟练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音乐的存在,教师在提问时不宜问一些与生活相差甚远的问题,学生对那种音乐没有概念,只靠想象不能充分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一头雾水。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结合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来进行提问,由于与生活接近,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在课下,学生也能够把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与课堂中教师的讲授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学习音乐,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的提问能够带领学生去探索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生活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在体验音乐。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抓住提问的技巧,讲究提问的艺术,使课堂提问真正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燕琳.新课改下音乐课堂提问类型探讨[J].北方音乐.2009(8).

[2]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编著.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音乐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乐清市柳市第三小学)

上一篇:建立全局观念用系统论指导教育教学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模块建构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