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医药文化的本质特点 走新型微创骨科之路

时间:2022-06-28 04:00:55

坚持中医药文化的本质特点 走新型微创骨科之路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本质特点;过度治疗;微创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77-02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发生改变,骨创伤及其系列疾病在疾病谱排列中已名列前茅。特别是交通、高空作业等出现的高能量创伤,以及电脑前工作,缺乏训练、营养饮食混乱造成的慢性颈肩腰腿痛疾患,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的发生率急剧上升,随着骨伤科疾病的发生率及病种分布的变化,治疗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过度崇尚坚强内固定,器械昂贵和过度“崇洋”等方面,因而出现了骨科过度治疗的现象。

1何谓“过度治疗”

那么目前骨科界存在那些“过度治疗”现象呢?一句话:或多或少,无处不在。我们认为骨伤科的“过度治疗”应当包括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一是指相关的辅助检查超过了某一骨科疾患在诊断方面的应有需求;二是指没有合适地选择适应证进行手术或多重固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技术定势,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骨科治疗主要在“开放手术”上取得了技术优势,发明了一系列创伤骨折及骨病的手术疗法,且新型固定器械及替代装置层出不穷,越演越烈,因而,出现了一种“越昂贵越代表先进”的误区。二是盲目崇尚、缺乏创新思维,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一种类似“崇洋”现象,他们以引进欧美新器械为骄傲,因而导致器械越用越贵,手术费用越做越高,有的国家骨科医疗界甚至将本国的“骨关节置换率”当成了这个国家是否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骨科界中曾有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笑话,可以从某些侧面反映出这种现象。内容如下:有一个国家的首领将其国度内的一位市民全身置换了12个关节(双肩、双肘、双膝、双髋、双腕关节再加一个踝关节,一个椎间盘假体)作为其每次演讲的现身材料,以代表其国家的经济发展,体现他在经济方面所作的贡献。

2 “过度治疗”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弊端

为了说明过度治疗现象的存在以及所产生的后果,我们选择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说明,这些病例不只是发生在国内,而是从整个世界骨科范畴筛选出来的,谨以示之,想以此提醒我们在诊疗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尺度,造福社会及患者。

2.1案例1

一位年青腰痛患者,体检时没有明显的神经压迫体征,也没有相应的症状,CT显示腰椎间盘膨隆,结果某医师积极地为该患者施行了腰椎间盘摘除手术――这是腰腿痛专科范畴的过度治疗,是没有选择好手术适应证的过度治疗。据统计,很大一部分正常人群行CT检查都会存在不同程度椎间盘膨隆退变现象,该患者腰痛完全可以通过中医推拿保守手段达到治疗目的,而手术摘除腰椎间盘不但不一定解决得了患者的腰痛问题,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大的治疗副损伤及后继不良现象。

2.2案例2

一位45岁女性农民患者,膝关节时有酸痛,尚能行走,但不能耐受久行。经X线片显示:右膝骨性关节炎,内侧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关节面良好。就诊某大医院,医生给予告知非人工关节置换无法解决问题,最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又给予昂贵的多联抗生素使用,结果该患者几乎倾家荡产――这是骨关节科范畴内的过度治疗。自从各种人工置换假体发明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甚至有的医院以关节置换率来代表医院“先进”技术的程度,因此,人工关节置换越做越多,患者所承受的医疗费用也越来越大。可是,巨大的医疗费用是否物有所值?事实并不是这样。

2.3案例3

一位70岁高龄患者,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某医院给予行切开复位异形钢板手术治疗,术后骨折端得到短暂的对位及固定,1个月后出现内固定失败,并致腕关节功能大部丧失――这是创伤骨折范畴内的过度治疗。分析该病例,有以下三个因素可以质疑:高龄手术风险大;高龄骨质疏松骨折内固定难以成功;关节内骨折内固定,如无法达到解剖对位,早期关节训练,功能恢复难以奏效。故这个手术某种程度上注定要失败。而传统的中医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就基本能使该患者达到治疗目的,既简单又价廉,为什么我们还要让患者承受如此的身心痛苦及巨额的医疗费用呢?

上述病例从多角度折射出目前骨科界的“过度治疗”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区域化的,也不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它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

3坚持中医药本质特点,开辟中医骨伤微创之路

骨伤科“过度治疗”现象尽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在我们国家表现还不突出,为了防止“过度治疗”冲乱了我们的阵地,必须提高警惕,加以防范。我们有着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有着无数致力于发扬光大中医骨伤学的先驱者和后继者。尚天裕、孟和等一大批优秀的忠实于中医骨伤事业的学者孜孜以求,探索着突破传统医学的局限,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孟和教授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吸取现代物理学及生物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技术――中医骨伤微创技术,这一理论和技术是东方人特有的思维理念的产物。它具有绿色的、人文的、哲理的特点,符合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点,为我们防止过度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同时也是近百年来中医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之一。

其实针对“过度治疗”这一现象,我国四大中医骨伤基地,如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骨伤研究所、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广东佛山中医院、山东文登正骨医院、辽宁海城正骨医院等已在不停地寻找一些创伤小、费用少、疗效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骨伤“绿色疗法”,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治病的理念和要求也在改变,因此以损伤最小,痛苦最少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大多数患者的欢迎。反之“巨创”及“大创”手术逐渐不被人们所接受。如案例2患者年纪不大,关节置换后有寿命期限的“假体”代替肢体,假体坏了还得换,出现了这种状况,病患的躯体、心理能否承受创伤和打击,经济能力是否能够承受,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思考过了吗?如果她知道具有微创特点的“胫骨高位截骨矫形支架固定术”,她一定会选择这种“关节置换”的替代疗法。因为这种替代疗法无论是治疗效果、预后,还是治疗费用都有不容置疑的优势。目前,国内知名中医骨伤基地都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成为中医骨伤特色疗法的前沿阵地,努力摆脱中医的局限和区域局限,撇除己见,融合众家之长,使“中医骨伤微创疗法”朝着专科特色方向发展,为振兴我国的中医骨伤事业而努力工作。

中医骨伤学是我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传统医学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新的理论的出现。以中医“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广大患者提供适宜技术,避免过度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呼吁中医骨伤界的朋友们,克服中医科研的“模糊观念”,加强信息沟通,互取长短,融合传统及现代骨科技术,寻找出具有现代气息的中医科研和诊疗规范,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骨伤疗法推陈出新,福祉大众,造福社会。

4结语

本文主要提示骨伤“过度治疗”的现象需引起人们的警醒,同时认为中医骨伤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微创疗法,它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技术创新,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一技术符合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也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收稿日期:2007-12-20)

上一篇:抗壮B12D钙合方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下一篇:10033例HIV抗体血清学筛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