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刺蛾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28 02:32:11

汉刺蛾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

汉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2008年9月首次在邢台县白岸乡的大鱼村发现,经过连续4年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其在河北的生活规律及危害特征。现介绍如下。

1 生活史

汉刺蛾主要分布在河北省邢台县太行山区海拔500~1 200 m区域。自2008年首次在白岸乡个别村发现至今,已扩展到路罗镇、城计头乡、浆水镇、白岸乡4个乡镇,危害面积近6万hm2。汉刺蛾一年1代,以蛹在树下的石块或10 cm以上的土层内越冬。次年7月上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多从傍晚开始,夜间进行,羽化高峰期集中在夜间20时至次日3时。成虫羽化后潜伏在附近草丛上,次日经太阳照射后开始飞翔。成虫上树后3~5 d交尾产卵,7月中旬开始在叶片背面产卵,卵散生,卵期6~8 d,每头雌蛾一般产卵60~150粒。7月底8月上旬开始发现幼虫,幼虫共10龄。幼虫在树上为害期达40~50 d,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7龄前为浅绿色,8龄后逐渐变为桔黄色,然后变为桔红色成为老熟幼虫,然后开始下树,寻找合适场所化蛹越冬。下树后7~10 d化蛹,越冬场所一般在树下的石块下或10 cm以上的疏松表土层内。一般9月中旬开始出现有老熟幼虫下树化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下树化蛹高峰期,蛹期一般280~300 d。

2 危害特征

汉刺蛾以幼虫危害叶片,危害的树木仅为板栗、核桃、柞木,喜群集为害。喜食板栗、核桃树叶,幼龄时刮食叶表皮成“纱窗状”,大龄时可将整片叶吃光,为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整片树林的叶子吃光。

3 防治措施

在蛹羽化前组织人工在树下挖蛹,减少蛹的羽化量。在7月上旬开始悬挂佳多牌杀虫灯,每隔200 m悬挂1个,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可大大降低成虫数量。由于该虫的卵期、幼虫期时间长而且很不整齐,给化学防治带来很大不便。根据我们的试验可采取如下方法:①卵期喷药。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产卵高峰期,用20%杜邦康宽3 000倍液或1%甲维盐1 000倍液喷雾,可杀死卵和幼虫。②幼虫期喷药。在幼虫盛期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48%毒死蜱1 000倍液或20%氰戊·马拉松1 000倍液喷雾可杀死大部分幼虫。

上一篇:九洲DVS—398E数字接收机故障维修实例 下一篇:8518核桃在南阳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