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乡城县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时间:2022-03-23 07:21:49

甘孜州乡城县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摘要:本文从气候和土壤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甘孜州乡城县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乡城县的生态因子符合酿酒葡萄的栽培,同时提出该区酿酒葡萄栽培需加强肥水管理。

关键词:乡城县;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酿酒葡萄;适应性

乡城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横断山脉中北段,沙鲁里山系南端。境内硕曲、定曲和玛依3条河流由北向南并列纵贯全境。定曲河以西及其上游和玛依河上游、硕曲河以东为山原地形,约占总面积的68%;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占29%;平坝较为零散,仅占3%,形成北高南低的波状倾斜面。乡城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雨量少而集中、干湿季分明,加上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发展酿酒葡萄有机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气候特点分析

对于同一品种,气候特点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积温、水分条件\光照等。

1.1 积温

乡城县属于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分异和垂直变化。地形是造成气候分布及变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夏季气温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地形控制[1]。葡萄气候区划通常以热量(温度)为主要指标,因此,以≥10℃活动积温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作为区划指标,将乡城县试分为5个气候区,如表1所示。

不同成熟期的葡萄品种从萌芽开始至果实完全成熟,所需≥10℃的活动积温分别为:极早熟2100~2300℃,早熟2300~2700℃,中熟2700~3200℃,晚熟3200~3500℃,极晚熟>3500℃[2]。活动积温在3000~3500℃的地方是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适宜区[4]。此外,夏季凉爽,有效积温适中,果实的含糖量适中(15%~22%),含酸量稍高(0.8%~1.4%),酿出的酒清香、细腻、柔和[5]。李华、孟军[3]将平均无霜期≥160天,且20年中无霜期小于150天的次数不超过2次作为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的热量指标的最低限值。若单单依据热量指标,通过表1,可以看出乡城县仅河谷暖温带区(Ⅴ区)适栽酿酒葡萄,即乡城县以北的硕曲河谷和定曲河谷地区。

1.2 降水

李华等人[6]通过比较和分析几种水分指标,认为将酿酒葡萄生长季的干燥度DI作为我国酿酒葡萄栽培区划的水分指标更符合实际情况。

干燥度的表达式:DT=ETC/P

ETC=KC×ET0

公式中,DT为生长季干燥度;ETC为酿酒葡萄生长季的蒸发量;P为同期降水量;KC为作物系数,参考文献[6],本文选取生长季的最大作物系数作为作物系数,即取值为0.8;ET0为潜在蒸发量,该值参考朱国锋等人[7]的相关研究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乡城县雨量少而集中,干湿季分明,冬干春旱十分突出,11月至翌年4月的干季,其雨量只占全年的5%。根据表2数据,按照李华等人以干燥度为指标划分酿酒葡萄区划草案,乡城县酿酒葡萄属于一般栽植区。此外,乡城县雨热同季,葡萄成熟期的过度降水会降低葡萄的含糖量和香气,从而降低葡萄酒的质量,甚至易造成病害流行[8]。

1.3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值对葡萄浆果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乡城县年日照为2066.6小时,日照率为46%,全年的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50kcal/cm2。乡城县所处海拔较高,大气尘埃少,水蒸气含量低,大气透明度高,对日光的漫射、反射均较小,昼夜温差大,这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

2 土壤条件分析

葡萄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是每一个品种都存在最佳栽培生态范围,除了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还取决于土壤条件。由于土壤的母质和发育过程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肥力特征的土壤,而葡萄酒的品质、风味与产地土壤有着密切关系,高档的葡萄酒独特的细腻度和特殊香味是由土壤决定的[9]。

乡城县土壤具有以下发育特点:①土壤表现出发育的幼年性、粗骨性和薄层性,土壤发生层次分异不明显,往往缺乏明显B层;②物理风化强烈,砾石含量高,尤其是在谷坡农地土壤粗骨性更强;③有机质分解缓慢而积累过程明显,以褐土为例,土壤表层有机质30g/kg以上,整个土壤剖面中全氮含量为1.8g/kg,总的说来,褐土潜在肥力水平较高,但土壤pH值和碳酸钙含量较高,土壤中磷固定较多,使得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

有研究者认为[4],肥沃的土壤条件可能不利于酿酒葡萄质量的提高,其原因:一是土壤肥沃往往使葡萄徒长,从而影响了果实的成熟和浆果的品质;二是容易造成葡萄主要根系分布在土壤浅层,而构成葡萄风味物质和香味的一些矿物质却主要分布在深层土壤。因此,可考虑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选择在日照充足的山脚或山坡、贫瘠而多石的土壤上。V区土壤多发育在冲洪积形成的粗骨性母质上,土层厚达1m左右,耕层熟化程度较高,质地为轻壤至砂壤,通透性好,土层40cm以下花岗岩颗粒较粗,有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但保水保肥差,该区酿酒葡萄栽培的首要任务是土壤培肥。葡萄园施肥管理是确保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有研究表明[10],在整个生育期内,赤霞珠葡萄N、P、K的累积量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在采收期达到最大值,N、P、K的吸收比例为10:7:13。

3 结论

通过对乡城县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3.1 乡城县种植酿酒葡萄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可能就是水分条件

降水量少而集中,雨热同季,与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地中海气候不同。因此,乡城县应结合本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根据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来确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方案。

3.2 选择适宜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掌握当地病虫害的发病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选择对当地多发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有机种植。

3.3 土壤肥力及生态条件

在土壤肥力管理方面,应积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供应N、P、K的能力。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生态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因而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11],应注意筛选,甚至可以小到地块来考虑。

(收稿:2012-09-28)

参考文献:

[1]卢爱刚,康世昌,庞德谦,等. 地形对中国气温季节分布格局的差异影响 [J]. 生态环境, 2008, 17(4): 1450-2

[2]马永明,宋文章. 酿酒葡萄栽培与管理 [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3]李华,孟军. 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及气候分区研究 [J]. 科技导报, 2009, 27(6): 78-83

[4]王秀芹,陈小波,战吉成,等. 生态因素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J]. 食品科学, 2006, 27(12): 791-7

[5]翟衡,杜金华,管雪强. 酿酒葡萄栽培及加工技术 [M].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6]李华,火兴三. 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水分指标 [J]. 生态学杂志, 2008, 9

[7]朱国锋,何元庆, 蒲焘, 等. 1960~2009 年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 [J]. 地理学报, 2011, 66(7)

[8]卢精林. 酿酒葡萄优良品种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M].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9]宋于洋,王炳举. 新疆石河子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的分析 [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1999, (3): 1-4

[10]张志勇,马文奇. 酿酒葡萄 “赤霞珠” 养分累积动态及养分需求量的研究 [J]. 园艺学报, 2006, 33(3): 466~70

[11]向双,刘世全,陈庆恒,等.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葡萄栽培的土壤适宜性研究 [J]. 园艺学报, 2004, 31(3): 297~302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策略在听力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下一篇:常用草坪的滞尘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