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28 01:10:51

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是共享发展成功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困难和问题

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大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是共享发展成功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客观要求。目前,九龙坡区在学前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出现雏形,“十三五”期间,九龙坡区更是提出普及15年教育的计划,如何深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基层提供过一条可行的经验,值得探讨。

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概述

“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指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以满足公共教育需求为根本任务,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载体的系统制度安排。“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分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从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来看,必须引起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中央更是多次要求,要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显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这一问题不仅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已获得合法的政策保障。“十三五”时期,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市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攻坚阶段。

二、目前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从总体上看,郊区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缺乏,实际配置标准较低,这造成市区和郊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差距。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在具体配置上区与区之间、校际之间仍然有很大差别。有些达不到基本标准,有些高于标准。校际资源配置上的差距是造成了服务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

(二)公共教育服务体制导致发展有差异。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虽然需要加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差距,但不可能实行如欧洲那样全国高度统一和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我市基础教育实以区县为主,在投入上以区县为主。由于区县财力差别很大,受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公共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城区与农村、区域内校际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三)公共教育服务问责机制需要健全。目前,在政府的教育决策和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中,信息公开不够,社会参与较少,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还不畅通,市民参与和问责的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在公共教育服务的有些领域不公平现象仍有发生。

三、九龙坡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推动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制定规范性文件,为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定期组织开展园长、教师培训等集中培训,形成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学前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电子信息管理平台,对学前教育实施动态监管,推进形成依法、规范、科学办园的良好机制。

(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城乡互助联动等方式,加强对薄弱学校扶持改造力度,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以质量监测等多种方式对学校进行分层考核和评价,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实行学校台账管理制度,对各学校办学历史、办学规模、教师队伍、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等内容建立统一台账,为各学校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三)推动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立高中优秀名师人才库,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资源库,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走班制、选修课、社团课程等教学改革,开展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特色文化等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学科长”制度。

(四)推动职业教育专业特色发展。按“一重、一特”发展思路,巩固示范和重点中职学校建设成果。大力建设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加工、现代服务、动漫、建筑等一批品牌特色专业。加强中高职专业衔接,试行中高职“3+2”“3+4”“五年一贯制”升学衔接模式。

(五)推动社区教育品牌发展。创新学习方式,推进社区学校和学习点“实体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特色社区教育体系。抓好群众参与面广、需求量大、深受欢迎的品牌教育项目,组织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活动,推动社区教育示范品牌发展。

(六)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推进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教育服务。加强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好对民办培训机构的日常巡查和年检评估。促进民办学校优质、特色发展。

四、完善基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思考

(一)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均衡性与可及性

当前,在制订教育政策时,要特别注意对薄弱地区、特殊人群的服务供给。随着主城区非户籍人口不断增长,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适龄儿童的数量也在提高,这些孩子大多聚集在近郊区域。要应对这些实际矛盾,确保公共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只有实现上述三个转向。我们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政策,保证公共教育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及性,使得教育真正成为社会公平的基石和社会和谐的促进手段。

(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的财力不断提高,保障义务教育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人们的观念和对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改进,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们的政策要注重均衡,关注优质,特别是在均衡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更要注重优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中观和微观领域明确政策导向、加强专业引领。通过在培养、培训、管理和特色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和举措,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上一篇:重庆市建设长江三峡国家公园的建议 下一篇:出身名门,自愿学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