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06-28 10:12:54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要:按照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工程实践教学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7-7805-02

Study on Employment-oriented Talent's Cultural Mode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ZHANG 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training to a new generation of elite engineers using modern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the important tasks for the current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rain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re to establish a new computer educ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The key objectiv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piritof innovation and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Key words: employment-oriented; practical teaching; talent's cultural

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综型人才, 基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培养出优秀软件人才就成为计算机学科专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当然也是计算机学科教育改革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十五”期间,教指委就发表了《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其中提出了新的“专业方向分类”发展的基本思想,并根据专业方向分类的思想分别制定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专业方向的规范。我们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工程化实践教学模式。

1 现状分析

1.1 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

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内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数量日益攀升,但是高端软件人才的匮乏却严重阻碍了我国IT 企业的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理论知识和针对个人动手能力的实验构成了教学的主体,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很快融入现代IT 企业的运作。

1.2 缺少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人才需要一支强工程系统能力和强工程化素养的师资队伍。目前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加之教学任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虽然理论教学经验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工程化实践能力缺乏。

1.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

现有的课堂教学中,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而计算机专业课程不少是实践性较强的课,因此在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必须采用案例驱动、项目驱动、启发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4 缺乏实践教学环境

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需要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而现有的实验室已不能实践教学要求。在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中,积极探索出一套以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设计、项目实践与毕业设计为核心,以学生科技创新为外延,以实验室全面开放为形式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要有多门课程、多个环节构成外,还必须形成一个体系。实践体系主要是由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几个环节构成组成。

2.1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一般是针对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课内实验主要用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上所讲的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实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出现,我们学校共有13门课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包括: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我们还开设了开放性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实验管理采用开放性,采用自动式的学生认证系统,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2.2 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可以是一门课程为主的,也可以是多门课程综合的,统称为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和课程相关的某项实践环节,更强调综合性、设计性。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作为主要的内容。综合性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多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加强调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以及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质。

2.3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一个科研和教学结合最为密切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项任务,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团队协作、问题表达等能力的任务。毕业设计应当紧密结合科研项目或课题,从科研任务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进行设计、实验和研究,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毕业设计要实现12方面的综合训练。具体包括选题、调研、熟悉问题、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定研究计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具体实现和调试、撰写文档、问题与方案的文字与口头表述、论文撰写。通过这12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培养研究与实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还要加强管理。通常要注意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期末验收、论文答辩等环节。要注意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控制,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每周进行交互,包括辅导、工作报告、问题讨论等。

2.4 专业实习

实习不仅是学生发挥本专业特长服务社会、接触社会;也在实践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即能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的目的。当前实习有多种形式: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习等,我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为期半年全时制企业实习。学校在业界具有领先地位的软件企业中设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基地参与企业运作和项目研发,体验真实的企业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直接感受产业界的脉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为了保证实习的质量,必须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包括接收学生的数量、提供实习题目的质量、管理学生实践过程的情况、学生的实践效果等。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有实践经验、教学经验,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科研任务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进行设计、实验和研究。

3 结束语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改革和完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并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

参考文献:

[1] 梁树军,程静.软件人才培养课程群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103-104.

[2] 许伯康.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1):15-17.

[3] 雷景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J].海南大学学报,2005(4):359-361.

[4] 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112.

上一篇:网页设计艺术与技巧 下一篇:数字流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