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28 08:47:14

浅析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

【摘 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100例临床尿常规检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影响检验结果,但通过合理的相应措施可以避免影响,取得丰富检验经验。结论:临床尿液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直接影响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值得广泛重视。

【关键词】尿液标本;质量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86-01

在临床检验实践中,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业内高度重视。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运送等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尿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而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确立。[1] 因此,做好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笔者选取100例我院近年来临床尿液检验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尿液检验前标本质量控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具体情况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100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05年1月~2013年5月,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岁。

1.2 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2.1 患者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实践证明,患者的尿液标本会因情绪、时间、运动、生理状况、饮食状况、生活起居等的不同而变化,直接影响临床检测结果,容易干扰临床准确诊断。

1.2.2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尿液标本容器不合格。标本容量小、不透明、不洁净,容易造成患者留取污染检验单及存放桌面。第二,尿液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如患者取样前服药、剧烈运动、大量饮水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第三,尿液标本污染。未告知患者留取尿样目的和方法,容易发生纸屑、烟灰、、经血、白带等异物混入而污染尿液标本。第四,尿液标本标记不清。如尿液标本标记不清、标签脱落、或无检验申请单等 。第五,未严格按要求运送尿液标本。如尿液运送延时、尿杯无盖、强光照射等均影响检验结果。

1.3 尿液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相应对策

1.3.1 确保尿液标本容器正确使用

首先,使用惰性、透明材质的漏液收集容器,开口较大,且容积大于50 ml,保持容器高度清洁;其次,尿液收集容器应一次性使用。

1.3.2 有效时间采集尿液标本

首先,根据患者检查的目的安排尿液标本采集时间,如晨尿、餐后尿、随机尿、计时尿等。其次,可以根据患者检验目的留取第2次晨尿,即采集早晨8~9点钟的尿液作为检验用标本。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在有效时间段内进行漏液标本采集。

1.3.3 严格控制尿液标本污染

实践证明,分析前差错最主要的原因是尿液标本污染。医护人员严格叮嘱患者尿液标本采集必须是清洗外阴后的中段尿,避免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纸屑、烟灰、粪便等污染,并严禁从便池内或尿布中采集尿液标本。

1.3.4 尿液标本明确标记

首先,每一份尿液标本都要将患者姓名、病历号、采集日期、采集时间等明显标记;其次,患者尿液标本和检验申请单必须一起送往检验室,避免混淆。

1.3.5 尿液标本及时送检

确保在采集后的2 小时之内将患者尿液标本送检,如果冷藏标本保证6 小时之内送检并进行检验,避免尿液标本发生成分溶解改变。

1.3.6 强化尿液标本宣教工作

检验科做好“尿液标本采集与送检须知”、“不合格尿液标本带来的危害”等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患者“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尿液标本不要送检”的意识,指定尿液标本送存处,确保尿液标本采集正确、无污染。

2 结果

通过我们检验科工作的严格管理,本研究中100例临床尿常规检验尿液标本均合格,按常规正常送检,并没有出现误检,为临床准确诊断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取得丰富检验经验,深受患者好评。

3 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尿液检查对临床准确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2]尿液检查主要包括尿常规分析、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尿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等。尿液检测分析前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进而影响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确立。因此,针对尿液检验分析前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质量控制是必要的,应该引起临床检验工作的的高度重视。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首要的就是留取尿液标本一般应尽量采用新鲜晨尿,因为夜间饮水较少,肾脏排到尿液中的多种成分都储存在膀胱内并进行浓缩,易于查到,提高阳性检出率,其他随机留取的尿液也可,但应以留取中段尿为好。[3]另外,尿标本必须清洁。保证采集尿液容器洁净、无污染、在开口,且使用容积大于50 ml为宜。同时,控制好尿液标本无污染,如果、纸屑、烟灰、粪便、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等异物混入,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当患者尿液标本采集后要及时进行明确标记,并和患者检验申请单一起送检,送检时间最好保持2 小时之内,避免延误送检时间过长而导致尿液标本产生系列生化反应,影响最终检验结果,不能客观反应患者尿液检验分析指标,影响临床医生准确诊断。[4]本文通过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严格控制,避免影响检验分析的各种因素,使所有患者尿液检验均达标,没有出现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问题,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客观的、准确的诊断依据,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参考文献:

[1] 顾可梁.尿液检查分析前质量的调查与建议[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86.

[2] 潘丽.应重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98.

[3] 楼慧萍.谈检验科的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19(5):276-277.

[4] 尿液检验全程质量控制的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3. 20(2): 109-110.

上一篇: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体... 下一篇:老年高血压病复方制剂用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