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有病”

时间:2022-06-28 08:09:12

大数据“有病”

大数据是当下一大热门技术。拥趸们声称,大数据有能力发掘关于公司企业、大众生活和整个社会的隐藏信息。

大数据太火了,以至于前不久举办的“硅谷走进牛津”(Silicon Valley Comes to Oxford)这项年度活动专门围绕这一个话题展开。这次活动的主办方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院长Peter Tufano声称,“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但只有6%的企业跨过了试点阶段,18%仍处于试点阶段。这意味着业界3/4的企业在旁观这个话题,说‘这到底有什么用处’?”

为什么他们没在考虑大数据?“综观各行各业,普遍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要使用大数据项目。” Tufano说。

但据在会上的一位发言人士称,理由已经很充分。Michael Chui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大数据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展望将来,对每家公司、各行各业,甚至整个国家来说,使用数据和分析工具总体上来说将成为竞争的基础。“那些能够有效利用数据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市场的赢家”。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仅在个人位置数据这个领域,通过使用数据,服务提供商们就有望在全球创造大约1000亿美元的价值。

如果公司需要更大的说服力,不妨听听会上的这一说法:大数据为奥巴马重返白宫立下了汗马功劳。John Aristotle Phillips是亚里士多德国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他说:“这是头一次竞选班子将获得的所有数据,成功地收集和汇总起来的总统竞选活动。奥巴马竞选成功倒不是由于大数据,但大数据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把关于每个选民的所有信息汇总起来,就有可能准确地了解该选民的情况,从而能够以一种针对性的,比简单原始的电视竞选活动强得多的方式来赢得选民的支持。

所以,既然大数据帮助奥马巴入主白宫,那么公司该如何利用同样或相似的工具,获得麦肯锡所说的那些生产力、提高效益呢?

Stephen Sorkin是美国大数据分析工具公司Splunk的技术副总裁,他表示,许多公司往往忽视了它们已经坐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计算机日志文件。计算机会生成记录下各种信息的庞大的日志文件。

“这些数据常常只是用来排查问题,但你可以用数据派更多的用场。”Sorkin表示,这让公司企业有机会深入细致地了解客户在做什么、客户在怎么做,可能还可以了解客户为什么要做。

一些大数据拥趸声称的一个虚假的承诺是,总是有办法能够从巨大的数字数据海洋中找到企业所寻求的宝藏。Sorkin立马驳斥了这种所谓的希望。“这一幕不会神奇地出现。软件只能找到相互关系,无法找到因果关系。为了查到因果关系,你就得做些工作,这时候需要人来弄清楚什么信息很重要。”

Andrew Grant是利用英国一所大学的应用算法来优化大数据的Satalia公司董事长,他认为,文化障碍才是最大的阻碍。

“眼下你会认为,公司会表示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摆脱金融危机。实际发生的一幕似乎恰好相反。大家都在削减费用,创新从何谈起?”

另外还有很多障碍,包括为不同的数据世界设计的监管框架,以及缺少实际从事大数据分析工作的技能。

Sorkin表示,另外还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因素”。“大数据的最佳应用典例就是商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并以此优化自己的产品。但这方面可能潜伏着危险。”

他表示,除非公司小心谨慎,否则优化产品到头来可能会让消费者反感。“公司会根据消费者的情况来定制产品的某个方面,消费者可能认为这侵犯了其隐私,也就是说商家可以力求某产品尽善尽美,但尽善尽美也许并不是消费者所想要的。”W

上一篇:在线短租 美丽别光说 下一篇:城市离不开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