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角色定位浅析

时间:2022-06-28 06:27:18

话语角色定位浅析

[摘要] 话语角色是指修辞主体在一定言语交际场合中言语时所择取的社会身份。话语角色定位恰当与否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话语角色定位符合自身所扮演的话语角色的言语规范要求,就能构建合适得体的话语信息,取得积极的言语交际效果,反之,就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情绪,导致交际失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社会群体、情感心理、言语动机三个方面都对话语角色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话语角色定位 社会群体 情感心理 言语动机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36

引言

话语角色是指修辞主体在一定言语交际场合中言语时所择取的社会身份。修辞主体是言语交际活动中话语的建构者,交际主体根据交际环境选择适切的话语角色是其话语建构得体的必要条件。社会角色是话语角色的基础,话语角色是社会角色在言语交际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因为言语交际行为是以语言为特征的特殊社会行为,所以每一社会角色都有一套自身的社会言语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担任多种社会角色,同一交际主体在不同的交际活动中的话语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混淆了自己的交际角色,不能摆正自己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的位子,往往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话语角色定位恰当与否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话语角色定位符合自身所扮演的话语角色的言语规范要求,就能构建合适得体的话语信息,取得积极的言语交际效果,反之,就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情绪,导致交际失败。

一 、社会群体的多样性

由于性别、年龄、血缘、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不同,人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言语运用总的要求是得体、到位。如果我们通过语言来实施某种行为,我们必须遵循某些规则,如果我们违反了其中的一条规则,我们便不能有效的施行这种行为。每一社会群体都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话语角色的定位要关照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尊重不同语言变体的语言特点,选择合适得体的话语信息,这样就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反之,就会影响双方的交际情绪。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话语角色,所以根据生活中话语角色的角色特征(主要是社会特征和言语特征),话语角色可分为血缘角色、行业角色、性别角色、行政角色等。下面我们以血缘角色和行业角色为例来分析话语角色的定位问题。

(一)血缘角色

血缘角色中的话语角色可以分为权势角色和非权势角色。平辈角色关系和长辈同晚辈之间的这种差辈角色关系中,年龄长的角色都属于权势角色,反之为非权势角色。权势角色的言语态度要和蔼、亲切,要体现出对非权势话语角色的关心、爱护和教育,非权势话语角色的言语态度要谦虚、礼让和诚恳,话语信息要体现对权势角色的尊重和服从。若违反血缘角色,没有考虑到适应对象思想观念的接受能力承受能力,而是一味地打击对方,夸大对方的缺点,就会引起非权势角色的反感和愤怒,最终导致双方交际失败。例如:

“二民,你可千万别糊涂。早市上萝卜三毛一斤,到中午两毛一斤,天一黑就一毛一斤了。这时候来了个家伙,问你五分卖吗?你一不耐烦,心一软,说不定就卖了。你不能卖!你得等着。这时候又来了一个家伙,问你一毛五卖吗?你就可以考虑考虑了。不管天多黑了,你都得凑近了看看他的脸,看看他是谁,闻闻他嘴里有没有醋味儿有没有蒜味儿。二民,我敢跟你打保票,这家伙是个有城市户口的人,别说一毛五,八分也应该卖了。可是,你看你,你看你,五分就卖了。太贱了!”

同样是对待妹妹的感情问题,张大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兄长”的话语角色定位失败者。其原因在于作为权势话语角色,在向非权势话语角色表达看法时应采用较婉转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意见,话语应是真诚、亲切,而不应是冷嘲热讽的。张大民却恰恰违反了这一话语角色定位,将妹妹现在的状况与待售而沽的萝卜相提并论,超出了每个女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在对待妹妹男友的称呼上则是左一个“山西人”右一个“山西人”,言语中充满了世俗的味道,无形中也降低了妹妹的审美趣味。

(二)行业角色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行业群体,群体内部由于特殊交际的需要形成了自身的词汇特点。话语角色的选择要考虑行业群体的言语规范要求。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应自觉的按其角色言语规范进行,这是提高话语效率,完成交际任务,实现话语角色成功扮演的重要保证。例如:

“拜托了!说什么也得帮我们找回来,不找回来我们不答应!人民的警察爱人民,人民的警察找母亲!我们兄妹几个就这么一个妈……我们的妈也是你们的妈,你们得快点儿找,不快点儿找,碰上人口贩子,把咱妈卖了,咱们还对得起人民吗?同志……”

“灌了几泡尿?有一百个妈也让你丢了!”

“我就一个妈,加上你的妈才俩妈。”

“我妈是我妈,瞎扯什么!”

“谁瞎扯了?我妈不是你妈是谁妈?”

民警把他搡开。

这里张大民与民警交际,错误的定位了自己的话语角色。警察在与报案者的言语交际中,是要得到一些有关信息和详细资料,而不像张大民想象中的那样故意夸大“警民一家”的概念,一味的与民警套近乎,不顾民警的心理感受,说“我们的妈也是你们的妈”,这些非有效信息的话语。张大民的言语中还有一种施加压力的口气,如“你们得快点儿找”、“把咱妈丢了,咱们还对得起人民吗?”所有这些非常规的话语必然会引起警察的极度反感,骂其“灌了几泡尿”。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正如张大民所说“人民的警察爱人民”,理应是对人民群众的困难是有求必应,态度和蔼、认真的。在这里民警却违反了他的言语行为规范的原因,是与张大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和警察的言谈中,首先违反他的言语行为规范分不开的。

二、 情感心理的复杂性

交际活动是一个社会心理活动的过程,在交际的时候交际的双方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心理因素。这是因为作为交际活动主体的人,他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他的心理机能。人们的交际活动正是人们的心理机能的运用。在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制约并决定着交际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因此,修辞主体要充分而有效地拟测和把握对方的情感心理,以构建适当的话语信息,恰当的角色定位,这样就能实现真正的话语意义。例如:

“美国人真不是东西,老安排咱们中国人刷盘子。弄得全世界一提中国人,就想到刷盘子,一提刷盘子,就想到中国人。英文管中国叫瓷器,是真的么?太孙子了!中文管美国叫美国,国就得了,还美?太抬举他们了!你现在是美国人,你心里最清楚,那儿美吗?是人呆的地方吗?他们叫咱们瓷器,咱们管美国叫盘子得了!赶明儿多去点中国人,好好刷他们丫挺的,让丫美!”

在张大民下岗之际,他的老情敌现已加入美国籍的技术员衣锦还乡了,并且还请李云芳吃饭,还送了一叠钱,使张大民“陷入了一生中最大的精神危机”。此时的张大民无论是从地位还是身份上都与技术员是有一定差距的,为了能打败技术员,在两人的交谈中,张大民先发制人,将两人的话语角色定位在不同的国籍上。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在中国的土地上,满怀民族情感痛骂美国人,其实暗地里是在嘲笑技术员的狐假虎威。

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对交际的话题要持有共同的态度,就是说交际双方的心要相通。话语接受者要充分而有效地拟测和把握话语的核心信息,了解话语建构主体的心理,找出适当的话语回应策略,如果能利用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来组织话语,采取借彼言此的间接表达方式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就能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三 、言语动机的适应性

所谓言语动机,在社会心理修辞学上是指产生修辞行为的心理动力,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修辞主体的言语动机是达到交际目的,实现社会互动和合作的前提,也是消除误解,减少分歧的重要条件。例如:

“实在憋不住,你拿脑袋撞电线杆子,你跑到水库里喝一肚子水,你哪怕拎根棍子跳到猪圈里揍老母猪一顿,把它揍残废喽……你也别打老婆!老婆是谁呀?陪你干活儿,给你做饭,帮你出主意。甜的留给你吃,苦的留给自己吃,剩一口饭了也给你多半口,她吃小半口,老婆容易吗?白天忙够了,晚上还陪你乐呵,她自己不乐呵都装得比你还乐呵,好让你乐呵。你乐呵够了,爬起来就打老婆,你算什么东西?你还是个人么你?”

张大民为结了婚的妹妹打抱不平。在与李木勺的言语交谈中,为了实现劝服妹夫这一言语动机,张大民没有将二人的关系简单定位在姐夫与妹夫的话语角色关系上,而是突出了另一个话语角色定位即丈夫与丈夫的对比上。同为丈夫,在对待妻子的言行上,张大民没有直接捅破李木勺的短处,而是用一种温和的语气向他描述了老婆的种种好处,如“甜的留给你吃,苦的留给自己吃”,而一句“老婆容易吗?”更是体现了对老婆的一种关爱与理解。继而用一种同为男人的口气指责李木勺打老婆是一种的行为“你算什么东西?”、“你还是个人么?”这些软硬皆施的话,成功的实现了劝服妹夫的言语动机,使得同为丈夫的妹夫李木勺产生了深深的悔恨与自责。在这里,张大民话语角色定位成功的原因在于,他选定了在与对方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具有实际约束力较强特点的话语角色定位即同为丈夫的角色关系。这样,就突出了言语表达的威力,起到了好的交际效果。

在动机的实现过程中,它的实现方式要受到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角色及角色关系等的制约。因此,必须使言语动机的行为化过程建立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言语动机的有效实现,如果忽视当时的言语交际环境,过分突出了自己的某种角色身份,虽然言语动机没有错误,也会导致话语建构失误。

言语交际要获得理想的效果,还得在了解交际对象,把握自我因素的基础上,把握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以便在信息发送与反馈的过程中,调整好言语形式,保证信道的畅通。有的时候,修辞主体要抓住双方的共同点,采取同化的办法来使交际对象对自己的观点、看法产生认同感,使对方在话语信息的感染下,成功实现这一言语动机。

参考文献

[1]陈汝东 《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冯广义 《汉语修辞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4]何伟棠 《王希杰修辞学论集》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5]康家珑 《语言的艺术》 海潮出版社 2003年版

[6]刘焕辉 《言语交际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8年10月第一版

[7]林秉贤 《社会心理学》 群众出版社 1985年版

[8]黎运汉 《汉语风格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9]王德春 《现代修辞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0]赵 毅 钱为钢 《言语交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宋杉珊(1984――)女,江苏常州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新兴语言现象。

上一篇:《福泉历史文化精粹》节选(连载•13) 下一篇:从电影《2012》看美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