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几何教学的数学思维发展

时间:2022-06-28 02:50:27

基于几何教学的数学思维发展

摘 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培养几何思维能够发展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思维,再加上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方式,采用灵活、适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式。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几何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几何直观;数学思维;策略

数学几何知识较多,内容繁杂,图像较多,难度较高,再加上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因学习压力和课堂枯燥,极易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几何思维,能够发展数学思维,这就要求当前小学几何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

一、分析当前几何教育现状

我国教育一直为了升学服务,教师为了学生获得高分,要求学生记忆相关公式以及例题,由于例题内容多变,一些学生没有从根本上掌握解题思路,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依然不会解相关题型,强行要求学生记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放弃学习数学,甚至与老师关系不和谐,不愿意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此外,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集中力较差,长时间学习其效率低,教师采用严厉的教学方式反而加剧小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如何培养学生几何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几何思维主要有四个方面:(1)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图形,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2)如何以图形测量为基础,学习度量意识,体会测量作用,学会使用测量方法;(3)通过图形运动,探究图形性质;(4)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图形。因此,教师要从这四个培养小学生几何思维的方面出发,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组织学生实践制作几何图形

教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相关图形,例如,教师要求学生采用木材材料,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在首尾相连处采用活动式螺丝连接。教师在讲解长方形时,可以将螺丝卸下,将对边和邻边长度进行对比,发现邻边长度不同,对边长度相等,由此发现长方形中长边为长,短边为宽。

2.组织学生实践测量几何图形

学习几何图形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测量图形长度,这就需要学生学会测量方法。教师在讲解测量时,提前告诉学生准备直尺,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直角三角板,为学生进行直观展示。例如,首先,教师讲解测量尺名称;其次,使用测量尺时,先要明确测量尺单位,明确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的长度;最后,在测量时将零刻度线与被测量物体一段相贴,将测量尺与被测量物体保持平行状态,标记将被测量物体另一端与刻度尺重合的位置,读出刻度尺测量的长度。明确具体的讲解过程,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测量图形长度。

3.通过图形运动探究图形性质

当教师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利用长方形模型进行变换,这样学生可以形象得出:平行四边形具备长方形特性。

4.分析实际生活运用的图形

教师讲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利用图形的实例,例如,房屋、栅栏,采用大量三角形,这就体现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增设探究问题

几何图形中学习计算图形面积是重要内容,教师讲解每种几何图形计算公式后,为了帮助学生牢记计算公式,需要设置不同题型。例如,在长方形ABCD中,E为AC、BD的交叉点,长方形的长为20 cm,三角形AED的面积为15 cm2,求长方形面积。

以下为解题思路:

S三角形AED=底×高/2

因为E为AC/BD的交叉点,所以E到AD的垂直距离等于AB等于10 cm

S三角形AED=15 cm2

E到AD=10

求得AD=3

S长方形ABCD=20+3(AB×AD)

S长方形ABCD=60 cm2

答:长方形ABCD面积为60 cm2

该种题型变形能够帮助学生记忆面积公式,灵活应用面积公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课程中数学是较有难度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了压抑课堂,遏制小学生天性的发展和满足好奇心的追求,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利用直观以及实践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二维甚至三维空间想象力,最终促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黄伟星,顾晓华.培养几何直观能力的教学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6).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下一篇:初入学学生的心理与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