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抗凝及纤溶指标改变对治疗的作用

时间:2022-06-27 11:33:02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抗凝及纤溶指标改变对治疗的作用

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抗凝及纤溶指标的改变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l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确诊的肝硬化的患者100例和同龄的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质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结果肝硬化患者PT、APTT、TT、t-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肝硬化;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溶酶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217-01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它不但可以生成多种凝血因子,而且可以合成多种抗凝物质如ATⅢ、PLG、t-PA、PAI等[1]。肝硬化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肝硬化时肝细胞大量的变性坏死,使肝脏细胞的功能丧失,进而导致凝血系统失衡,凝血功能丧失,患者容易全身组织、脏器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经临床及辅助检查(B超、胃镜、CT等明确诊断,同时选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100例为对照组。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长期服用激素等干扰实验结果的药物。肝硬化组患者男69例,女31例;年龄26-78岁,平均(45.18±12.36岁;病程2-15年。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26-78岁,平均(44.49±11.4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所有对象抽取肘静脉血3ml,1000rmin离心10min,血清于-20℃冰箱保存待测。ATⅢ、PLG活性,PAI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日本Olmps X1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PT、APTT、TT、t-PA含量,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凝血及抗凝指标比较肝硬化组PT、APTT、TT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FIB及ATⅢ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纤溶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t-PA含量显著升高,PAI含量明显降低,PLG活性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脏器,可以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及抗凝血因子,在凝血与抗凝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功能[2]。肝硬化是多种疾病的最终结局,其合成和清除功能障碍,是导致止血、凝血障碍的常见病因之一。

肝硬化时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细胞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导致凝血因子含量降低或消耗增加(脾功能亢进,蛋白质合成降低。而且肝硬化时患者吸收功能降低,如维生素K吸收障碍,影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因此,PT,APTT,TT延长,FIB含量下降。有文献提示凝血因子Ⅰ,Ⅵ,Ⅴ下降的比率随着肝硬化的不同程度逐渐增加;抗凝血因子生成减少或消耗增多[3]。上述原因导致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肝硬化患者PT、APTT、TT、t-P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B、ATⅢ、PLG活性、PA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凝血功能、抗凝及纤溶指标有助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对预防出血有参考价值。

总之,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凝血功能指标、抗凝系统指标及纤溶系统指标的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出血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制定详细、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敏涓,周立红,刘泽霖,等.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的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6:261-262.

[2]陈占荣,郭宇,邹瑞梅,等.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1,20(1:48-49.

[3]汪想忠.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治疗和预后的指导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5(12:78.

上一篇:HPLC法测定十维铁咀嚼片中维生素A的含量 下一篇:浅谈普通放射线诊断肺结核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