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贤和样本:怡山湾生态农庄

时间:2022-06-27 10:53:13

胡贤和样本:怡山湾生态农庄

胡贤和,江夏区法泗镇大路村怡山湾农民,退伍军人,省劳模,创办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怡山湾生态农业园,成长为集生猪养殖、有机菜稻、生态林果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从3头母猪起步到5万头肥猪出栏,一步一个脚印,坚守20年,发展自身,富裕乡邻,创造了被媒体称为新农村建设的“胡贤和样本”。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怡山湾生态农庄树立规划的龙头意识,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实现了科学建设,良性发展。

(1)编制了整体规划。委托武汉理工大学编制《怡山湾生态农庄总体规划》,并经区政府批准实施。将大路村整村的400hm2土地实现土地流转,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扭为一体,一期流转的168.2hm2土地整体完成开发,二期流转土地开发已经启动。

(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将流转来的土地,按照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划分了养殖、种植、乡村游、湿地保护、农民新村等5个功能区,着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

(3)分步科学实施。形成133hm2蔬菜,200hm2优质稻和67hm2林果及水产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 752万元,2004~2008年已投入6 000万元,计划2009~2011年再投入6 752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打造集养殖、种植、生态农业乡村游、新农村示范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

2加大投入,规模生产,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怡山湾“一家两三口人、有四五亩土地、分六七个地方,种着八九样庄稼”的传统零散的生产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改变现状,发展农业,就必须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立体生产。

(1)大力整理土地。按照田成块、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车能进、货能出的适度规模农业的要求,对流转168.2hm2的土地进行集中连片整理开发,投资680万,新增耕地33.4 hm2。

(2)完善设施配套。投入资金20余万元,添置了旋耕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投入200万元,安装水管1万多米,修建沟渠300多米、蓄水池5口、蓄水量10万m3,水管四通八达,水资源实现了内循环、不外排,梯级使用,完全可以依靠自然水体和独立水体,不需要外源,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持了原生态;投入资金400万元,建设了6座共5 850m3的沼气池,以及沼渣、沼液输送管道网络等配套设施,每天可容纳养殖场排污200t以上,完全可以满足5万头生猪的污水处理,经过发酵处理的沼液、沼渣作为农庄及周边农户肥料,沼气提供农庄生产生活自用及免费供应给公寓农户;并准备投入120万元,建设两组100kW发电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度,除供应农庄外,还可满足周边200户农户生活用电需求;安装了一座315kW变压器及架设7km高低压输电线路,投资80万元。

(3)形成立体生产。以原有的3万头养猪基地为依托,扩建了2万头,建设猪舍15 000m2,投资600万元,投产后又增加流动资金600万元,共计1 200万元;投资1 000万元用于建设新农村;将集中流转的约170hm2土地进行了科学规划,其中33hm2用于种植水生菜,67hm2种植旱地菜,7hm2种植大棚菜,33hm2作为林果基地,33hm2用于发展精养鱼池和一个年出栏5万头生猪的养殖小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形成了一个“三种两养”的立体生产框架。目前,一个“猪―沼―电、猪―沼―鱼、菜、湘莲、藕、林果”的循环经济模式已初现端倪,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路能通、田能肥、产能增”的生产格局。

3节约资源,集约开发,构建良性生产体系

(1)节约土地。怡山湾农庄内原有旱地30hm2,水田64hm2,可耕地面积仅有94hm2,近66hm2土地闲置。通过土地整理、建设好水利设施,增加了可耕地面积47hm2,农业产量比原来增加5倍以上。怡山湾内的200余户农民住房原宅基占地约21hm2,通过合村并居营造新农村,拆村腾地节约了土地资源18.3hm2,增加了农业用地。

(2)节约水资源。怡山湾年平均降水量为1 347mm,通过建水利设施,充分利用降水,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一座20kW排灌泵站及排灌管网1万余米等设施;修建了5口蓄水塘,蓄水量10万m3。实现旱能灌溉,涝能蓄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实现了农庄内的独立水利,为有机农产品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3)节约能源。依托5万头生猪养殖每天可产粪便200t左右的有利资源,建设6处容量共5 850m3的大型沼气池。将生猪大量的粪便进入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减量化的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做到污染零排放,日可产沼气1 800m3。1m3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kg标煤提供的热量,每年可节约煤450t。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形成有机肥,产生沼渣沼液,保证了400hm2的田地种植所需肥料,剩余的还可供周边农民种植所用。由此,每年可节约化肥2 000t以上。沼气又可供200kW发电机组发电,电力用于猪舍生产和生活使用,同时供应农民生活用电,年可节约电费50万元;此外将沼气输送到各农户做饭,既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约了能源又美化农村环境

4合资参股,转移劳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大路村的地理条件落后和基本无水利设施,加上长期使用化肥农药,把原本就比较贫脊的土壤加以破坏,造成田地土质板结,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当地粮食等农作物产量低下难上,农民收入甚微。

(1)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道。

(2)实行股份制,即:动员流转土地内的农民在公司参股并鼓励流转土地内的在外工作人员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回来参股。具体操作规则是:农民和外出工作人员以现金形式参股,每股1万元,参股自愿,按每一股配送一股,并对一时无能力参股的村民,配给干股,待有钱后随时入股,年终结算,按股分红,并承诺经营风险由农庄全部承担,农民无风险。同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种植,统一销售,降低了农民个人生产的风险。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土地承包费(每667m2每年600元承包费)+农民打工+农民参股+农民出劳收入+国家种粮补贴。3年内完全可实现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8 000~10 000元的农民增收目标,5年内平均年递增20%,可确保从业村民月收入不低于10 000元。2008年安排了农民工及返乡农民工到公司养猪、养鱼、种菜、建设农庄近280人,安排大学生就业5人,公司共支出农民工劳务费360余万元,基本解决了流转土地内的农民就业问题。怡山湾农民2008年人均年收入已突破1.2万元。

展望未来,怡山湾将以“锐意进取 和谐发展”的银河精神为根本,着力践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理念,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民住房城市化 农村环境生态化”的目标。

上一篇:做好兽药\饲料监管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下一篇:仔猪断奶应激及减少应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