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改编情结

时间:2022-06-27 07:36:51

试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改编情结

[摘 要]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之一张艺谋,其比较成功的农村题材作品、非当代题材影片大多数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本文从试张艺谋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的特点:作家、作品选择的“去经典化”;改编观念的“去原著化”;《满城尽带黄金甲》也许是张氏文学改编电影的转折共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文学改编;《满城尽带黄金甲》

张艺谋是第五代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特征的一个,从《一个到八个》中的摄影到《红高粱》的导演,20多年来,张艺谋共拍摄了14部电影,它们分别是:1984年《一个和八个》、1984年《黄土地》、1986年《红高粱》、1988年《代号“美洲豹”》、1990年《菊豆》、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秋菊打官司》、1994年《活着》、1996年《有话好好说》、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2000年《幸福时光》、2002年《英雄》、2003年《十面埋伏》、2005年《千里走单骑》、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艺谋的农村题材影片(如《红高粱》)比城市题材的影片(如《有话好好说》)成功,非当代题材的影片比当代题材的影片影响更大,而张艺谋比较成功的农村题材作品、非当代题材影片大多数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如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所以可以说张艺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他文学改编的成功。总揽张艺谋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作家、作品选择的“去经典化”

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传统由来已久,张艺谋并不是由文学改编而“掘得第一桶金”的人,早在1921年就有新剧作家管海峰根据法国侦探小说《保险党十姐妹》改编的电影《红粉骷髅》问世,整个上世纪20年代,电影市场掀起一股“文学改编”热潮,大量通俗文艺作品如“鸳鸯蝴蝶派小说”和“旧武侠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其中郑正秋的两部作品反响最大,他们分别是郑正秋于1924年根据“鸳鸯蝴蝶派”作家徐忱亚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玉梨魂》和1928 他根据 “旧武侠小说”作家向恺然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的影片《火烧红莲寺》。这一时期电影刚刚起步,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对通俗文艺借助很多。新中国成立之后,“十七年电影”时期,也出现了大量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如《我这一辈子》(石挥1950)、《祝福》(桑弧1956)、《青春之歌》(崔嵬1957)、《林家铺子》(水华1959)、《红色娘子军》(谢晋1961)、《小兵张嘎》(崔嵬1963)等,都是当时的优秀作品深受人民喜爱。与20年代纯粹从商业利益出发改编文学作品浪潮不同,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作品更多考虑电影的政治宣教功能,电影作为教化的工具具备了一种严肃的有些刻板的精英意识,所以作家、作品的选择集中在文学大师(老舍、鲁迅、茅盾等)和经典名著上,意识形态的痕迹比较浓重,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过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坛出现了“伤痕文学”,比文学稍稍滞后一点也出现了“伤痕电影”,比如《天云山传奇》(谢晋1979)、《牧马人》(谢晋1982)、《芙蓉镇》(谢晋1987),当然随着改革开放还有很多港台的文学作品涌入内地,也大量被改编成电影《城南旧事》(吴贻弓1983)《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张艺谋为代表第五代导演的文学改编电影出现了,这些电影作品,不涉及刚刚结束的,不涉及伤痕,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从表面上看,与那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似乎没有任何必然性联系,然而正是这些“无根之水”似的第五代电影作品获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并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1986年《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红高粱》,1990年《菊豆》改编自刘恒的《伏羲伏羲》,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1992年《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万家诉讼》,1994年《活着》改编自余华的《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改编自李晓的《门规》。从这几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在选择要改编的文学作品时,有一个明显的“去经典化”倾向。他所选择的作品是那些在过去的年代里没有引起读者过多注意的的,或者在文坛刚刚引起人们注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观众们还不了解不熟悉的文学新秀。这种“去经典化”的选择取向与20年代选择通俗文艺电影是有些相似的,但是前者是为了商业利益,而后者则只是为了能够作出一种非主流的姿态,标榜艺术。

二、改编观念的“去原著化”

看过小说《红高粱》的读者在看电影《红高粱》时会发现二者之间巨大的差异。原著作者莫言厚厚的一本小说讲述了山东高密这一方神奇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轨迹,父子两代人成长、抗日。但是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被删改为“我奶奶”一生的两个片断――“我奶奶”出嫁和抗日。“我爹”这一形象几乎被删除――这种改编方法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在张艺谋之前的几代导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忠实于原著”的精神信念,这一方面的权威是夏衍先生。夏衍先生曾进成功的改编过矛盾的《春蚕》(1933)和《林家铺子》(1959)鲁迅的《祝福》、巴金的《憩园》、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发表过《杂谈文学改编》、《漫谈改编》、《谈〈林家铺子〉的改编》等文章,提出自己对文学改编的种种见解。夏衍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原则是:根据原著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改编方法。“假如要改编的原著是经典名著如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这些文学巨匠大师的著作,那么我想,改编者无论如何总要力求忠实于原著,即使是细节的增删、改作,也不该跃出以至损伤援助的主题思想和它们的独特风格;但是假如要改编的原作是神话、民间传说或者所谓“稗官野史”,那么我想,改编者在这方面就应该有更大的增删和改作的自由”。夏衍先生在处理改编问题时所采取的是一种双重标准。这一标准在中国电影界长时期内处于统治地位,被各时期的导演们奉为经典。新时期凌子风导演提出了“原著+我”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所导演的几部名著改编电影都是忠实再现了原著的风貌,如前所述《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影片,导个人风格仅仅隐没其中。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像潜流在暗暗涌动,电影评论家、教育家汪流曾经提出,忠实原著已经不再是文学作品改编的唯一原则;华东师大李振潼教授则指出:“文学改编就是一种“二度创作”,认为它是类似于表演艺术、异常艺术和给文学作品作插图,作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肖像画的艺术。”这就意味着文学作品的改编并不只是一味的把文学文本视为不可移易的经典,改编也是创作,是允许给改编者留下创作空间的,这种观点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电影观念有了很大发展,而电影的文学改编也有了更多的探索实践之后提出来的,张艺谋得文学改编电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从一开始,第五代导演就表现出了一种傲视一切的姿态,一种力挽狂澜的决心,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指导着自己改编电影的实践。《红高粱》、《菊豆》、《孩子王》、《大红灯笼高高挂》、《风月》等影片中所包含的忠实于原著的成分已经很有限,取而代之的是让原著作品的为我所用的“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原著在这里只是供导演取舍的未经加工的素材。于是第五代导演可以纵横捭阖,天马行空,将文学作品改编为自己喜欢或者需要表现的风格。以张艺谋的作品为例,《菊豆》中本来是小地主的杨金山,在电影里变成了小作坊主,故事展开的乡间田野在电影中变成了染布坊;而《妻妾成群》中本来发生在江南庭院中的故事改在了北方的大宅院,三姨太悲剧发生的古井被改成了荒废的顶楼,大少爷的同性恋倾向被完全略去;加上了挂灯和捶脚的仪式性场景和习俗。张将故事置于某种造型环境之中,这些人物、情节和场景设上的改动,是使他除了肢解了原小说之外,更是极大地改变了原小说的风貌,而不忠实于原著的时候,张艺谋还有其他第五代导演更忠实于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变迁人们欣赏习惯的变化,观众对于这种改编电影报以了极大宽容和热情。

三、《满城尽带黄金甲》――也许是张氏文学改编电影的转折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众多文学作品改编影片中最新的一部,也是他所有文学改编作品中唯一一部改编自经典名著的影片。不知道《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不是张艺谋电影回归文学、回归经典的一个转折点,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认定――《雷雨》所代表的经典文学的光芒20多年来终于照耀到了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心上。在此之前,第五代导演一直回避着经典,人们无法判断他们在文学改编上所持的原则,因为他们题材选择的“去经典化”,他们电影改编的实践一直围绕着一些非经典或者说有些边缘化的作家和作品,我们只能说他们在非经典影片的改编上奉行着夏衍先生电影改编“双重原则”的第二条,对于他们如何看待经典,只有当《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出现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对其做一个大致的概括。又因为这两部影片相对于各自导演的众多作品来说还只是个异数,它是否会成为该导演的一个发展趋势尚不能断定,有待观望,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征兆,我们也可以借此分析并推测、第五代导演的今后几年的在艺术上的走向。

《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自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品《雷雨》,总体而言,相对于张氏此前的改编作品来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保持了原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在悲剧的走向上也大体遵从原著,没有作大的改动。可以说,张艺谋对于《雷雨》的改编是相当谨慎的和克制的。这一点可能就是因为《雷雨》在作为经典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太高,或者《雷雨》作为话剧这一与电影亲缘关系最近的艺术种类为电影改编者留下的创作空间太少了,所以张艺谋的这部新作可以说是一部规规矩矩的改编作品。

影片画面继承张艺谋电影一向的华美和绚烂、华丽的画面,洪大的场面,还有民俗引入。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张艺谋在坚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更圆滑一些,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流行的、时尚的元素。善于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做一些别人做不到又无法模仿的东西。《雷雨》经典不可亵渎的前提下,原著中民国时期的故事被放在了五代十国(公元928年),古代故事背景是近年来比较受人们青睐的;剧中人物由资本家变成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帝王,王子、皇孙、公主、阿哥的故事也是时下观众们最易于接受的;功夫电影这几年非常火热,大有问鼎好莱坞的趋势,所以张艺谋又邀请老搭档程晓东作为该片的武术指导,为影片增加了动作的噱头;至于演员的选择,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晔都是当下娱乐圈里呼风唤雨的人物,拥有众多的影迷和支持者,这又保证了电影的票房。至于影片的大制作、大场面则是目前国内很少有人能比肩的。

张艺谋对于《雷雨》的最大改动,就是周朴园的次子鲁大海本是由侍萍所生,在电影中改为由巩俐饰演的皇后所生,即周杰伦扮演的杰王子,这一改动,彻底断绝了杰王子与祥王子生母的一切联系,甚至两人在影片中似乎根本就没有见面。原著中鲁大海同周朴园劳资双方的矛盾被完全删掉,杰王子所代表亲情和孝义完全是为了母爱才和周润发所扮演的皇帝刀剑相对,最后血染台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张艺谋改变了以前败局产生于时代和封建积习的一贯观点,而将悲剧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人,人本身的报复、冷漠,这就与《雷雨》中革命的批判封建思想封建旧家庭的主体思想大异其趣。

结语

张艺谋的文学改编电影作品是第五代电影导演中数量最多、最成体系得,我们分析了张艺谋的文学改变作品,将其推而广之也可以发现,第五代电影导演也具备了与张艺谋相同或相似的某些特点,他们早期对于经典名著的回避,他们在改编原则上的自由与不羁,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刻挖掘和利用都是第五代电影导演的共同特征。这与我们时代的变迁有着重大的关系,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交锋一直在进行着,双方互有攻守之间,左右着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文学作品的改变也随之忽左忽右。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不管是经典名著还是畅销小说,都会为我们的电影圣殿添砖加瓦,关于文学改编还会有更多的话题,希望中国电影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彦纯钧.《与电影共舞》.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4月第一版.

[2]贾磊磊.《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

[3]陆弘实.《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

[作者简介]李智慧,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05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电子游戏与电影艺术 下一篇:在生命的坐标上抒写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