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右支撑管加工工艺分析设计

时间:2022-06-27 07:02:09

农用车右支撑管加工工艺分析设计

摘要:支撑管是车辆转向桥中的一部分,是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之一。车辆机构中存在左、右两个支撑管,本文对农用车右支撑管的加工工艺进行拟订和分析,并制订出具体的加工工序,以期实现该工件的方便、经济和高效加工。

Abstract:Support tube is a part of steering axle of vehicles, and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part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re are two support tubes in vehicle mechanism, i.e. left support tube and the right one. The processing of right support tube of the agricultural vehicle is established and analysedin in this paper, and its specific processing procedures is also formulated, so that the processing of this workpiece can be more facilitate,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关键词:支撑管,转向桥,工艺分析,工艺路线

1.引言

支撑管是车辆转向桥的一部分,是传动机构的主要零件之一。转向桥由轮毂、支撑管、差速器组成,是车辆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起连接、承重、支撑等作用。在车辆转向过程中,内外轮会出现速度差,差速器则起到调节两轮转速的作用。支撑管的一端与轮毂连接,另一端与差速器壳相连,其里面装有半轴,半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差速器和轮毂连接。轴承与支撑管的连接需保证较高的精度,并且为了车辆在行驶中平稳安全,必须满足支撑管与差速器壳及轮毂之间的同轴度要求。支撑管属于典型的“杂件”类零件,不但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批量大,直接影响发动机质量。

2.机械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图1.支撑管立体图

如图1所示支撑管,其位于车辆的转向桥中,转向桥是车辆中非常重要的起支撑、承重及连接作用的部件。它由差速器壳、支撑管、轮毂组成。其中差速器壳内的差速器由用于调节转向时内圈与外圈两车轮的速度。支撑管一端置于差速器壳内,一端通过螺栓与轮毂连接。支撑管中装有半轴,半轴是转向桥中的传动部件,其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撑管接触。在传动时,半轴转动,支撑管静止。差速器通过半轴与轮毂连接,将动力及运动传递给轮毂,从而带动车轮转动。

2.2右支撑管的工艺分析

图2.右支撑管主视图

图3.右支撑管俯视图

图4.右支撑管左视图及B-B向视图

如图2~图4右支撑管各向视图,分析知,该零件属于支架类零件,形状不规则,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分析该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⑴右端Φ95H7+0.035 0内孔对基准轴线A有较高同轴度,即Φ95H7+0.035 0内孔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为Φ0.04且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该精度要求主要用于保证连接后运行时的平稳要求。

⑵左端Φ130h8 0 -0.063外圆也对基准轴线A有同样较高精度的同轴度要求。该要求是Φ130 h8 0 -0.063外圆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公差为Φ0.04且与基准轴线A同轴的圆柱面内。该精度要求也是用于保证连接后运行时平稳的要求。这样,左右两端均保证了对同一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要求,从而实现运行平稳的要求。

⑶Φ100Js7+0.017 -0.017内孔对基准轴线B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以保证连接可靠、运行平稳。

⑷图示端面对基准轴线B有跳动度要求,即被测面绕基准轴线A作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圆柱面内的轴向跳动量不得大于0.08。

⑸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刚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3.工艺规程设计

3.1选材

由于该件在转向桥中,主要起连接、支撑及承重作用,且考虑在汽车中应有良好的减震性等要求,故选择HT100。HT100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且经济易得。

3.2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于零件结构复杂,故应选用金属型铸造。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IT12级。

3.3选择热处理方式

为软化钢材利于切削加工,同时有效防止工件变形并消除内应力,应选择退火来对毛坯进行热处理。

3.4基准的选择

根据图2~图4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定位基准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工件定位要限制的自由度数确定定位基面的个数,然后再根据基准选择的原则正确的选择每个定位基面。

工件定位时,究竟需要几个表面进行定位,要根据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和对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数来确定。工件定位所需要的基面数确定之后,就应该正确选择每一个具体的定位基面。

3.4.1粗基准的选择

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工 件 定 位 可 靠 且 夹 紧 方便,应 选 择Φ100JS7+0.017 -0.017孔、左端外圆端面、Φ95H7+0.035 0孔及右端外圆端面作为粗基准。

3.4.2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主要应考虑保证加工精度和工件安装方便可靠。

选择Φ100JS7+0.017 -0.017孔、左端外圆端面、Φ95H7+0.035 0孔及右端外圆端面作为精基准,这样便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

上一篇: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方向的思考 下一篇: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