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忘我”之境,人是柔软放松的

时间:2022-06-27 03:57:47

古琴:“忘我”之境,人是柔软放松的

许超的古琴桌在书房的墙边,他面墙而弹,或席地而坐,将琴置于腿上。按他的想法,弹古琴对着清风明月不见得比对着墙更来得有意境。客厅的唱机里放着苏州弹词,房间设计干净简约,恰如阳台上那盆水莲,秋初花谢,只一枝小荷叶在薇风飘动。细节处,看出主人的细腻巧思。

许超做茶生意,从小练过书法,会唱戏曲。6年多前,常在侯家塘真干巷的一家小茶馆里,听放古琴曲,生出兴趣,便开始学习。

开始弹琴的四五年,每天几个小时在琴上,“用我爱人的话说,从进门到出门,除了在饭桌前、床上、马桶上,其它的时间基本都坐在琴桌边,弹琴、打谱或者翻看老琴谱。”出去的时间减少了,在家的时间增多了。古琴为他开了一条古径,容他一点点深入,沉浸在传统的文化中。

许超的琴弦是蚕丝做的,这是传统琴弦的材质,前后一度曾用钢弦,与当时的群体情绪有关。而传统蚕丝弦弹起来相对声韵柔和,清淡,当然亦可有金石之韵。古琴柔美的线条,像人的身体,琴身各处的名字――乐山、雁足、龙池、凤沼,听着似有文气飘来。

我们邀许超弹一曲,“这很简单,就这么弹呗……” 话音未落,魏晋的小曲《酒狂》已在指尖。未听到青白眼的阮籍的狂态,醉态却在音韵流转中。接着弹明代的《平沙落雁》,节奏舒缓的一段,几分寂寥。琴韵悠然中,传来屋外客人们的谈笑声。许超头很低,神情专注,状态却松弛。许超说,初学会有肌肉、骨骼的紧张,“松、散、通、空是最后的要求,弹到最后毕竟是松松的,柔柔的。”

许超最享受的境界,就是忘我的状态,可以思接千载,与古人对谈。“进入忘我境界,没有任何滋扰,你的环境、思想、身体都在最柔软、放松、自由的状态,有种难以言说、可遇不可求的感觉。”

古琴中的猱弦技法,可以改变声音的走向,使细节变得丰富,余音回绕。猱弦,有猿猱升木的寓意,猿猴手臂长而有力,爬上去,又掉下来一点。 古琴是刚柔相济的。右手弹弦,左手按弦,初学时往往要求,左手按力入木,力透琴背,右手弹欲断弦,这是功夫,“古琴每个指法本身自然有力道的变化。随着年月的增长,需讲究阴阳合一,刚柔相济。《酒狂》是快曲,《良宵引》是慢而舒缓的小曲。《平沙落雁》里刚柔都有。”许超模仿一位女琴师九十几岁时的弹奏,就如手指在琴上爬动,柔软平和。许超的性格也有两面,弹琴时,他对音乐敏感、感受力强,性格中又大大咧咧,咋咋呼呼。

许超的学生不多,但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学琴三年内不许上台表演。“在现有条件下,比较全面完整了解古琴的各个流派,初步接触到古琴乐的精髓,没有三年,是很困难的。”

许超说:“说古琴乐养人,是它的音质容易让人产生平和稳定的情绪。如果你本来是淡定、平和、生活节奏慢的人,也许并不需要借助古琴让自己安静。相反,暴躁的人也未必因为弹了古琴就平和了。你要真心喜欢古琴,由此深入更深广的传统文化中,这比单纯寻找安静境界更高。”

上一篇:汉语语法知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南岳共和 四年悟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