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术教育中室内设计论文

时间:2022-06-27 02:12:24

大美术教育中室内设计论文

一、美术教育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现状

1.学缘关系不明确

由于室内设计学科起步较晚,缺乏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缺少应有的理性认识和准备,出现学缘关系不明确现象。在美术教育的影响下,将美术知识体系作为基础的室内设计教学与学科本质相违背,出现室内设计教学过于表面,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学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虽然,美术教育造成了室内设计教学学缘关系不明确的现象,但是,美术教育对室内设计在视觉表达方面提供了帮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设计方面,扎实的绘画基础,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空间造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还能够控制设计整体效果的表现,从而提高设计水平,实现设计目标;其次,空间以及色彩表现方面,美术构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美学对比原理,将室内空间分割成平面、立体形态,不仅能够优化视觉审美结构,而且通过合理的色彩布局,能够完成色彩设计和目标;最后,设计技术方面,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将计算机技术与室内设计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现代设计软件,学生能够准确的设计建筑形体,并运用空间建模技术将建筑模型展现出来,而photoshop等软件还能够美化和完善设计效果。

2.理性学科边缘化

室内设计与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形式存在本质上的差距,室内设计需要同时满足静态、动态两方面的设计要求,其涉及学科范围较广,例如物理学、科技学等,这些学科内容为室内设计教学发展提供了支持,然而,将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的现代室内教学,过度追求视觉表象,忽视理性教学的重要性,最终将室内设计学科理性推动边缘化,导致室内设计空洞、缺乏真实性,不仅如此,纯视觉美术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室内设计教学的发展。

二、构建理性室内设计教学的有效措施

明确学科本质,处理好美术教学与理性学科的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要求逐渐提高,也推动了室内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完善设计学科,只有通过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充实设计专业内容,才能够实现室内设计现代化目标。室内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逐渐呈现交叉、复合等形式,另外,室内设计学科研究并不深入,还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室内设计教学效率和质量,将功能性与视觉审美分离,并在理性学科基础上定位学科属性,加强建立以功能为中心,明确室内设计学科基础,并处理好美术教学与理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最终构建以理性学科为基础的教学结构,从而促进室内设计教学不断发展。

1.构建学科基础,完善教学体系

学科基础是教学建设的关键,在“大美术”教育影响下,加强理性学科建设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室内设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理性学科基础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学科内容,例如将建筑学、水电基础以及环境科学等学科内容都纳入到室内设计学科基础之中。另外,室内设计本身具有交叉性、边缘性等特点,应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这些特点有机结合,构建坚实的学科基础,并完善教学体系,为我国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2.将设计应用作为评价体系

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过度重视设计视觉表现,更多的是强调效果以及画面的质量,侧重美术在室内设计的效果作用和影响,这种传统重视视觉效果的教学方式,错误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解释设计而非设计本身。因此,构建将理性学科基础在室内设计中推广的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也是推动室内教学设计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根本上纠正错误的教学观念,是建立新教学评价体系的前提,将室内设计教学与设计学科有机结合,并直接将教学引导到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构建室内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且,通过学科的互联性,还能够深化学生基础知识。另外,现代社会中,构建节能、环保以及友好型社会成为发展主流趋势,一切活动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原则。基于此,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广泛关注社会需求变化、行业信息等多方面信息,并积极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室内设计教学逐渐转向应用型学科。

三、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室内设计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大美术教育影响下,室内设计教学应将理性学科作为教学基础,构建室内设计教学体系,并将设计应用作为中心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室内设计教学不断发展。

作者:勾振宇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美术系

上一篇:当代园林艺术与室内设计论文 下一篇:艺术设计中电脑图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