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军人康复休养区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6-27 12:18:00

优质护理在军人康复休养区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军人康复休养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军人精神疾病康复修养区接收的42例休养员为对照组, 仅遵照“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行精神科常规护理;同类休养员43例为观察组, 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康复住院时间(89.7±21.5)d, 明显短于对照组(127.7±31.2)d (t=-6.552, P

【关键词】 优质护理;军人;精神疾病;康复修养

受工作特殊要求影响, 军人多承受巨大精神压力, 易形成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焦虑障碍等疾病, 最终影响部队安全稳定[1]。临床治疗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 但部分患者恢复期可能表现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问题。因此需开展有效的康复期治疗及护理, 使这部分军人能够尽早回归军队, 根据总后勤部相关精神, 本院于2013年9月专门成立军人精神疾病康复休养区, 近期引入优质护理相关理念,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现回顾相关资料, 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科室共展开床位50张, 患者长期保持在40例左右, 护士共15人。对照组患者共42例, 均于2013年9月~2014年1月接受康复修养治疗, 均为男性, 年龄21~54岁, 平均年龄(31.8±4.2)岁;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8.4±2.5)年;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及其他患者比例27∶10∶5。观察组共43例, 均于2014年2~6月接受康复修养治疗, 均为男性, 年龄22~55岁, 平均年龄(32.0±5.1)岁;病程2~21年, 平均病程(8.7±1.9)年;精神分裂症、焦虑障碍及其他患者比例29∶9∶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急性期症状消失;无严重躯体疾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知情同意。

1. 3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 强调军人信息保密、全封闭式护理, 并按休养连编制, 设连长、指导员等职务, 以部队常规管理的方式开展日常护理, 并持续开展出操、体能训练等常规军事训练活动。其他措施还包括:热情接待;按医嘱督促用药;持续观察患者;耐心讲解;主动帮助患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 具体包括:①对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管理, 协助制定人生规划, 并积极满足其发展要求, 针对各护士特点做针对讲评, 挖掘其潜能;强化考核, 提升其综合素质;开展心理护理技能培训, 在强化专科护士心理素质的同时, 使其掌握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的能力。②改革管理制度。实行责任护士与小组包干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设责任组整体负责日间护理并监督其他护士工作;设倒班组, 三班制保证24 h均有责任人负责护理事宜;细化工作内容, 强化护患的一对一关系。③强化人文关怀。提供舒适安全, 且和军营类似的病区环境, 并提供轻音乐、绿色植物等舒缓患者心理;设立独立卫生间, 24 h供应热水;鼓励患者自主布置房间。提供丰富多彩的康复计划, 设立专门的康复训练中心, 按患者需求开设如书画、农垦、台球等工娱治疗项目, 并分析患者病情, 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开展口头宣教与书面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健康护理。

1. 4 观察指标 主要统计患者康复住院时间并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 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康复住院时间(89.7±21.5)d, 护理满意度80.6%,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27.7±31.2)d和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x-±s, n (%)]

组别 例数 康复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43 89.7±21.5 37(86.0)

对照组 42 127.7±31.2 28(66.7)

t/χ2 -6.552 4.435

P 0.000 0.035

注:两组比较, P

3 讨论

军人为国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工作压力极大, 且难以通过正常途径有效排解, 因此容易形成各种精神类疾病[2], 虽然经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稳定其精神问题, 但疾病造成的负面作用却可能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在此基础上, 本院特别设置了军人康复修养区以供此类患者康复所用, 且结合长期工作经验, 提出了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 取得了显著性效果。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优质护理首先强调提升护理工作者自身业务素质;其次建立了分工明确的护理组织系统, 能够及时对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修正;最后还强化了护患工作的一对一性, 使任何患者遇问题均可迅速找到帮助者[3]。护理质量的提升, 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休养时间, 这对减少部队负担具有积极作用;②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强调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 且要求患者保持在与部队中类似的生活作息, 这有助于提升其归属感;③多元化的康复训练内容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④口头教育与书面教育相结合, 使患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疾病, 从而愿意克服问题。

综上所述, “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同样具备一定的价值, 这可能是此模式激发了患者的军人荣誉心所致。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军人康复修养区的护理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丽萍.精神病学科的发展趋势及设想.医药杂志, 2013, 25(3):6-10.

[2] 沈渔.精神病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001.

[3] 张伟红, 刘立志, 刘贵萍.“5S”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8):795-796.

[收稿日期:2014-08-14]

上一篇:对老年痴呆患者居家照顾者护理指导后的家庭护... 下一篇:刍议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