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寿/中国古代的分餐和快餐

时间:2022-06-27 11:53:48

智者寿/中国古代的分餐和快餐

智者寿

文/白雪

古人说: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何为智者?遇事不惑者也。遇到一件事,一个问题,能够全面、客观、有深度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和比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认清目标,矢志不移,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水滴石穿,终成正果。智与知不同,知是知识,一学就会,但只是表层知识,并不形成性格,不一定能变成信念与行为。而智是“知”加上“日”,即有了知识后,还要日日潜思精炼,天天悟道行道,才能提升成智慧,升华成性格;才能遇事登高望远,高屋建瓴并且持之以恒,一以贯之。能做到智和勇,不是容易的事。

当年,白居易曾向一位高僧虚心讨教佛法的真谛究竟是什么?高僧说就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这还不简单,连3岁孩子都懂得。”高僧说:“3岁孩子懂得,80岁的人做不得。”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的确是这样,古今中外都一样,懂得是容易,但做到却不易。

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患得患失,与忧愁与烦恼相伴,寿命自然大受影响,可见,想得开、看得深,对延年益寿是有积极意义的。

《论语》提出“智者寿”的养生哲学,《淮南子》进而演绎成:“智欲圆而行欲方。”后人便以“智圆行方”作为成语,阐明凡事考虑要圆通灵活,行为要合乎规律、不苟且,这样才能长寿,这是很富有哲理的。老人离岗后,思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诸方面产生种种不适应,滋生孤独感、隔绝感、无用感,这是每一个人都难以避免的。智圆行方,才能遇事想得开、放得下、看得透,心态平衡,自然益寿延年。

心理学认为,智者区别于凡人的表现形式虽多,但其核心只有三个方面:一是视野,即看问题的广度。越出个人的圈子,放眼周围乃至社会,就能自我开脱、处世超然,进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洒脱豁然地生活。否则患得患失,整日生活在不愉快之中,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二是视程,即看问题的深度。既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昨天、明天,从而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的道理,摆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忧愁。三是视焦,即辩证地看问题。通过纵横交错,进行客观的比较与衡量,寻找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得好:“看人骑马心如烤,看人推车气自平,”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能宠辱不惊,知足长乐。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尊老爱老,日益成为社会的风尚,但外因毕竟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智圆行方的老人,才会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容不迫地享受着那“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幸福生活。

信哉,“智者不惑”,真是一“智”千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愿更多的智者,共享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古代的分餐快餐

文/风闻

分餐从上古文献和残存的器皿图案可知,我们祖先聚宴吃饭,是双膝着地“跽坐”着,人前各一案摆放饭菜,即便只有两人,也是分案而食。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某日请一个新来投奔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就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显然,那时候的筵席,是一人一份的。

我国早在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分餐制了。从出土的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均可见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却未见多人围桌欢宴“合餐”画面。出土的实物中,也有一张张低矮的小食案。

我国从唐代由分餐制开始演变为合餐的“会食制”,其重要原因是由于高桌大椅的出现。

少数民族的椅凳传入中原,当时叫“胡床”、“胡坐”,餐桌腿椅腿全都变高了,围桌就餐的形式开始普及。但此后的民间亲友欢聚,有时还采用“分餐”的办法。直至明朝,众人合吃的“会食制”才完全取代“分餐制”,并在圆桌上产生了长幼尊卑、主宾陪副的又一种饮食文化来。

唐代市场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这“立办”,便是唐代的快餐。据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吴凑在上任前,邀请亲朋好友家中聚餐,虽然时间很紧迫,可是接到邀请的客人到来时,酒宴已在桌上摆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吴府的人回答道:“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到了宋代,在东京、杭城等地,市场上有一种比比皆是的叫“逐时施行索唤”和“咄嗟可办”的餐饮,如同今日所谓的方便快餐了。

上一篇:古代宫廷如何看病吃药 下一篇: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专气”养生的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