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时间:2022-06-27 08:56:38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 在体制和运作能力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选取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这一典型案例,对其发展背景、发展思路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成都东区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称谓是对我国文化、政治、历史、经济的一种高度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组成之一,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

“成都东村”即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被定位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将文化产业与城市形态完美结合,融合智能化和低碳环保理念,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韵味,充分展示创意设计的“城市中的城市”。面积约41平方公里。其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设计策略,在城市形态上总体规划了“一环、两轴、三岛、一中心”的整体空间格局。目前已规划设计了传媒大厦、智慧岛、博物馆岛、创意娱乐岛、十陵生态区、当代艺术谷地、城市商业副中心等重要区域和节点。

1. 发展思路分析

1.1 凸显传媒优势。东区音乐公园的“传媒优势”主要体现在“一种资源多种利用”的运营思路中。此处的“多种运用”表现为“在场、在播、在衍”;所谓 “在场”,表现为在东区音乐公园现场制作节目,举办活动等。所谓 “在播”,表现为传媒集团旗下平面、广电和网络媒体将东区音乐公园举办的创意活动作为内容资源,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所谓“在衍”,表现为东区音乐公园的品牌获得衍生价值空间,这种空间会表现在地产价值的提升也会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上。

1.2 聚集人气效应。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人气的集聚。首先,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拥有持续的受众关注。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要摆脱事业体制下忽略市场的痼疾,就必须从明确的市场定位做起。因此,结合文化传播的根本要义和文化企业市场化的必然要求解读为“人气效应”。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人”,即目标受众是谁;其二是“气”,即关注的人有多少。

1.3 挖掘产业链价值。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通过围绕音乐主题构造多层次业态来挖掘产业链价值,从园区商户的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入住的商户涵盖音乐文化生产、音乐文化传播、音乐文化产品体验和销售以及主题酒吧、餐饮、酒店这五大类业态,其中前三类业态还可以分别根据参与者、传播方式或与音乐文化的关联的来进行细分。

兼营音乐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商户包括演播中心、紫水古LIVE、MINI LIVE音乐现场、MINI LIVE音乐沙龙、音乐直播间书吧、胡晓会客厅、琴画绵绵古琴会馆和碎蝶音乐沙龙8家。这些商户依靠专业或大众的表演者资源,他们通过观赏性或学习性的艺术活动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播。

2. 发展模式分析

2.1 创新运作模式。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总投资超过35亿元,是成都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由成都传媒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成都市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旧址保护项目,是西部唯一的音乐互动体验和数字音乐产业聚集园区,是全球唯一的以音乐、艺术消费为主题的娱乐目的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国内首个集生产、体验、消费、结算等音乐全产业链于一体的音乐主题商业街区,由东郊老工业区中的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改造而成。音乐资源集聚、衍生产业接入、多元文化互动和新媒体产业发展。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首创国内全新文化商业模式。对于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未来,有评论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国内唯一、比肩世界的音乐产业集聚和体验区。

2.2 互动体验模式。作为成都城市新名片,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强化了市民和游客的互动参与消费体验功能。 一是将音乐有关的所有产品、包括音乐创作、制作、音乐展演、明星、音乐经纪、音乐版权、传媒等产业链上各优势品牌集聚东区,进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让消费者在东区感受到各种音乐种类,并通过现场体验、参与、互动娱乐等方式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比如在MINILIVE音乐沙龙,市民朋友可以打造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在1899个人电影工厂,可以亲自参与电影的拍摄,甚至可以自导自演,制作自己的电影;在朋克(PK)音乐书吧,可以参加音乐沙龙,与畅销书作者面对面交流;在记录车间,可以与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一起分享媒体观点,掌握时政信息;在聚集了各种音乐创意零售产品的中央大道,市民可以找到最全的正版唱片,最经典的黑胶唱片,还可以免费体验到最顶级的发烧音响。

2.3 产业共融模式。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不仅能全方位体验音乐的魅力,还能近距离感受城市的变迁。“修旧如旧,旧房新用”是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建筑的主要特色,它结合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兼容并蓄了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本世纪初的办公楼、多层厂房和工业感十足的烟囱管道,营造了东区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通过实用性、体验性改造,使市民可以亲身感受工业建筑的魅力。

总结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产业背景下,由地方政府委托具有文化产业实践经验和资本实力的成都传媒集团,在改造工业遗址的基础上建成的数字音乐产业集聚区,音乐新媒体发展基地和创意文化体验园。在成都发展音乐主题公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在此,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又将“园区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元化的—般经验与成都传媒集团的文化产业实践经验相结合,探索出文化产业园区经营的三条主要思路——凸显传媒运营优势;聚集人气效应;挖掘产业链价值。展望未来,成都传媒集团将联手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核的各家园区商户,共同将园区打造为国家级数字音乐聚集区、国家级音乐文化旅游消费街区。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R].2009.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R].2009.

[3]约瑟夫?熊彼特. 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0.73-74.

上一篇:分析高等数学学习方法 下一篇:探析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