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理念研究

时间:2022-06-27 06:44:16

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理念研究

[摘要]创业作为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滚雪球”式带动就业的新理念,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相关利益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大学生“创业价值何在”以及“如何创业”等问题,对于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创业理念和实现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意义。理工科大学生因为其专业化与技能的稀缺性等因素,其创业理念应该是创新创业、知识创业和技术创业。

[关键词]理工科 创业教育 创业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59—03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相关利益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创业作为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和“滚雪球”式带动就业的新理念,越来越受到青睐。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大学生创业资金”,并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加上媒体对大学生创业案例的报道,似乎已经表明大学生创业势在必行。

但客观地说,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创业行为仍然处于探索与建构阶段,我们关于大学生创业理念的认识依然模糊,对大学生创业的核心价值并非十分清晰。其实,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首先应该考察其理念,因为对其理念的考察可以回答“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创业价值何在”以及“如何创业”等问题。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是人们在不同层面对教育问题思考的反映,是对大学教育现象及活动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故此,笔者试图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理念进行探索,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提供建议。当然,在对大学生理念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内涵与创业教育等概念做一下梳理。

一、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在《辞海》中被定义为“创立基业”,即开拓、创造业绩和成就。美国JeffryA.Timmons教授所著《New Venture Creation》中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我国复旦大学郁义鸿教授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首都经贸大学宋克勤教授认为: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品或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组织和资源等要素。清华大学雷家骕教授认为,创业是“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创立自己的事业,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他强调创业的目的在于“取得商业成功,获得商业利润”。国内外关于创业概念的表述尽管各异,但其主导价值都是创造某种价值的过程。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创业不是开设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是结合专业知识创设的技术性较强的企业。据此,笔者可以将大学生创业理解为大学生群体利用知识和专业优势,运用创新思维创造企业的过程。

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创业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和大学生未来职业理想之一,其可行性并非指称该理想的特征,而是一种理想与个人的某种特征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或者说学生群体必须通过学习掌握技能与知识以便指导日后的行为。创业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创业作为一种行为或行动的价值远高于其作为理念性或政策性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对创业行为的专业化素养进行教育,创业教育也就显得必要了。

“创业教育”由英语中“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翻译而来,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指对青年的事业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大学生所创之“业”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奥地利经济学家J.A.Schumpter(熊彼特)将创业教育定义为: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的组合。创业教育其实是对诸多创业素养和创业技能的培育与引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学与实践引导过程。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政策呼声比较高,相关利益群体对创业兴趣比较浓厚,但承担创业教育主体的高等学校关于创业教育的实践行为还缺乏或者经验不足,还面临着师资、场地等一系列困境,尤其是一些创业的理念还没有相对达成一致。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其行为是混乱而无序的,良好的创业理念对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的引导能够起到指南针的作用。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理念

理念一:创新创业

创新和创业两者的内容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创新是创业的先导和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众所周知,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知识创新的主要群体之一,创新创业是实现大学生知识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媒介。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演讲中34次提到“创新”。高校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在创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作为创业的价值理念,或者说创新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要求,其内核是什么?如何在创业中体现创新、实现创新恐怕是对这一理念论述的最好阐释。关于创新的论述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创新是在原有基础的再创造与改革以便优化实现既定目标,对此可以从思路与行动两个视角予以考察。创新首先需要对思路的优化,即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在理论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沉淀,但我们的思想已经解放了吗?我们的眼界更为开阔了吗?我们的思路理性而创新了吗?似乎还不能斩钉截铁地做出肯定回答。因为判断上述问题不仅要考虑创新思路的提出,更要注重创新行动的结果,因为创新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现阶段,大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的能力还不够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紧缺。创新在行动上所体现出来的结果还有很大努力的空间。创新还没有内化为一种行动,其实就如镜中花美丽而无实,只有当创新从思路、理念转化为行动后,创新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才能得以绽放。

上一篇:中国院校研究氛围之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谈高校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