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英语课程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27 04:33:41

多元智能英语课程设计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不同的,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考虑到并且充分尊重这种差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每个人的智能都是平等的,教育者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如果武断的说哪个学生更聪明,其实就是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智能上的自然差异,因此存在一种偏见,该理论要求教育者用平等的观念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具备各类智能,成长环境会影响一个人智能的发展方向,只有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才能理解其智能。这里所说的智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创造有效产品的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智能理解为创造性,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新环境下的创造性。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观。首先,明确医学领域对护理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运用英语的能力对这些需求进行分层,以此为基础有目的性的开发学生智能,包括听说读写各个层面,以此为依据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对课程结构以及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由“教”向“学”转变,由“学”向“做”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另外,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所有专业学科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对于护理专业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品。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护理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1.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尊重每个人的智能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该对任何一名学生存有偏见,而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发掘每位学生的潜力,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在记忆单词方面比较有优势,有的学生可能在口语方面比较有优势,有的学生虽然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弱一些,但是逻辑思维却很强,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于学好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师通过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判断学生的英语基础、个性特点以及潜在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平等”并不矛盾,相反是遵循了这种智能平等的原理,如果不论差异、对所有学生实施同样的教学方法,就是追求片面上的平等,学生无法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进步,反而是不平等了。教师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保持“长板”的同时加长“短板”,如果学生善于记忆单词,就要鼓励其记忆大量单词,尤其是关于护理方面的单词,量积累足够多以后,自然而然就能应用到实际护理中,如果学生善于口语,就要鼓励其加强练习,提升其将英语口语应用到实际护理中的能力。如果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弱一些,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其其他方面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与英语教学联系起来,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教学内容的设计。

英语这门课程对于高职护理专业非常重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识别英文药名、翻译英文药方,并能够与外国病人及家属进行简单的英文对话,这些都要求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达到医学领域或者说护理学领域的基本技能要求。一方面要开展读说训练,使学生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流程,能够用英语读出并翻译出常用药名,另一方面要开展听说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技能,能够与外国病人进行基本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需求,准确向主治医生传达患者意愿。这两个基本训练项目实际上涵盖了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学习任务时要做到难易交叉,保证学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劣势方面也能够有所提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任务驱动法与交际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读说方面难点是药名太多,对这些药名进行中英文对照记忆时容易混淆,教师就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些药名进行分类,并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听说方面的难点是学生没有受过专业的口语训练,往往会有一种话在嘴边但是说不出口的感觉,这时候教师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观看护理方面的记录片,让学生体会到真实情景,并在课堂中展开护理模拟,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个领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护理专业中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就是明显的例子。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使每位学生在智能上都得到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作者:陈琳 李琴 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上一篇:微媒体课程设计制作研究 下一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