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县级报业发展路径初探

时间:2022-06-27 02:55:37

新时期下县级报业发展路径初探

【摘 要】县级报媒面对竞争,要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机关报、地方报的优势,加强权威性、群众性;另一方面应顺应数字化的潮流,与新媒体相融合实现转型。

【关键词】县级报媒 报网融合 发展路径

当下,一些全国性报纸或省市报纸凭借自身的品牌、人才、管理和资金等优势,以开办“地方版”的方式,与地方争夺县域的新闻资源和广告市场。同时,网络新型媒体异军突起,导致报纸的阅读人群日益分化。这种背景下,县级报媒要顺势而为,化危为机。

一、发挥报媒自身优势

1、作为机关报,要在权威性、深度上做文章

虽然国家文件将县级报纸不再列为“党报”,但县级报纸仍然承担着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宣传任务,担当着传递人民群众声音的职责。所有的县级报纸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看来都是一份“党报”,这是县级报纸的历史发展形成的。县级报纸毫无疑问是一份机关报,这是它能够充分取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的缘由。并因此有着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公信力。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在媒体市场上,谁的公信力高,谁就处于优势地位。县级报业作为主流媒体,应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维护和提升报纸的权威性。一要注意信息的真实可信,不随意转发网络新闻,不刊发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新闻。二要注重舆论的引导作用。要正确研判舆情,有效影响公众舆论。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报业已有明确的管理机制、专业化的采编队伍,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内容原创能力和深度报道能力。原创性和深度是媒体的核心价值。“所谓深度报道,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①现在的读者已不再满足于报纸对新闻事实的简单报道,而是希望能看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中的精彩细节,了解事实的历史背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事件的准确解读和权威评价。

2、作为地域报,要增强新闻的亲近性、文化的独特性

报纸不是覆盖面越大越好,而是与自己的读者越近越好。县级报在时空距离方面是离读者和群众最近的新闻媒体,对所在地区的现实情况最为了解,对当地的文化有较为深切的认知,对当地百姓的关切能够准确把握,更容易深入基层、渗透到千家万户。县级报纸报道要以报道身边人身边事为主,增强报纸的亲和力。要将有限的新闻版面让给本地社区新闻和乡村新闻。一些县级报纸,领导活动、会议消息充斥要闻版,群众戏称为“要人版”,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要少一点会议报道,多一点民生新闻。根据当地群众的普遍需求,提供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信息。如绍兴县报以《蓝色鉴湖》为重点,从百姓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策划了一系列主题报道,体现大众情怀,凸显人文关怀,赢得了读者“绍兴县报的社会新闻有品位”的口碑。

地方文化是地域特色的符号。县级报纸除了利用新闻采访弘扬地方文化以外,还要利用专刊、副刊文章开展地方文化研究,挖掘地方文化中的珍宝。安徽潜山是风景区天柱山所在地、古皖文化发祥地,该县县报《潜山通讯》在副刊开辟有天柱秀色、舒州茶座等特色栏目,刊发本地景点游记文章,介绍历史名人,受到读者欢迎。

二、报网融合是县级报媒的必然选择

21世纪以来,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争夺话语权的同时,抢夺广告市场,已成为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强劲对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一个月不看书不看报,但他们不可能一周不上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改变了传播环境和媒体经营环境。

随着网络对农村的覆盖,农村青年对网络应用技术逐渐掌握,县报也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其实,这也给县级报业提供了创新转型的机遇。“网络时代传统传媒与因特网的关系,并非仅仅表现为竞争。相互交合,是这种关系的另一方面。因特网的联接任何用户使之共享信息基本性能,以及它作为复合型媒介的融合性特征,使它本就具有包容大众传播活动的巨大潜能。”②县级报业与网络媒体实行优势互补,可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近年来,江浙粤一带县级报纸在数字化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报网融合,不只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传统的媒体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媒体发展形态的重塑。

报网媒介的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新式。

1、创办网站

1999年,浙江诸暨日报社组建诸暨网,是我国最早建设网站的县报之一,开设有诸暨新闻、专题、国际国内新闻、外媒看诸暨、社会新闻等,每日新闻、信息发稿量300多条。2007年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网站“十佳网站”。报纸网站建立后,在网上反映问题、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多了,报纸的版面内容更丰富了。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报纸一般主要通过读者热线以及记者发现等方式获取信源。如今,报纸与门户网站合作,或自身创办网站,通过电子信箱、留言版、论坛,甚至开设新闻爆料专区,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信源。纸质媒体还可以在网络媒体上开设博客、网络调查等等,了解新闻事件的关注度,网络媒体也可以利用纸质媒体开设网络知识、网络事件专版,增强了网络媒体的权威感,提升传统媒体的时代感。目前,全国大部分县都办了新闻网,没有建网的县报应争取承办权,为报网互动提供平台支撑。

2、上线数字报

初期,报纸通过门户网站将报纸内容以网络编排中常见的标题加链接模式来呈现。这种版式,并不能体现报纸特色。近年来,数字多媒体报纸的出现,为报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数字报版面与纸质相同,保留了报纸版面主次分明、一目了然的特点,适应读者读报习惯;又能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突破了传统报纸在传播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数字报大都采取墙树状合一加多媒体的形式。当点击版面上的某条新闻后,会出现该条新闻内容和一个音频或视频窗口,这样,就能听到对该条新闻的朗读,甚至看到该条新闻的视频版。此外,数字报还具有往期报纸查阅功能和新闻检索功能,还可以将报纸上的平面广告,制作成动态广告等,提高传播效果。目前,上线数字报的县级报媒有几百家。浙江《诸暨日报数字报》是最早开通数字报的县报之一,《诸暨日报数字报》整套软件,包括阅读系统、视频系统、互动系统、附加服务系统等,系统简单、实用、可靠。这些多媒体数字报,让县报突破了在本地发行的局限,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远在异地有心关注本地的人,都能在第一时间读到原汁原味的报纸,并能在数字报中得到纸质媒体所没有的阅读体验。

3、创办手机报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0亿,较上年底增加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③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逐渐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信息终端,更多网民可以通过手机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手机报应运而生。手机报不必在海量信息中搜寻新闻,比手机上网方便,更适合基层群众用户阅读。这为县级报媒开发手机报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空间。2009 年以来,全国有几十家县级报开通了手机报,浙江省乐清日报是最早开通手机报的县级报媒。乐清日报社整合乐清日报和乐清网的资源,每天上传本土新闻和生活资讯。《萧山日报手机报》,至2012年,订阅量超过10万份。

4、开通报纸微博

近年来,微博成为报纸与新媒体结合又一宠儿。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是一个以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实现即时分享的系统。据互联网媒体发展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④为适应新的变化,不少报纸开通了报纸微博。一方面,报纸微博的“粉丝”可帮助捕捉新闻线索,另一方面,报纸通过微博,将采访的要点及时传递给“粉丝”,通过“粉丝”的转发了解新闻关注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微博简短信息引起读者对报纸的兴趣。报纸微博的开通使用,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同时有利于提高报纸新闻质量,开阔报纸市场。2010年以来,已有不少县报开始开通微博。浙江《富阳日报》在新浪注册的“富阳日报全媒体”开通三年来 已有粉丝3万多名。根据富阳经验,纸媒互动报道与微博挂钩,一方面,开拓了报道的话语空间,提高了报纸微博权威性。同时,利用当地名人和有话语权的人引入微博,互动推广。

县报在开通数字报、手机报、微博等应用中,首先要明确定位,新媒体定位要与报纸一脉相承,避免信息同质化;其次,确定专门的新闻人员对其进行更新和,要及时;三是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特点,强化互动,让网民广泛参与,构建媒体亲和力,扩大报纸影响力;第四,要尽量采取多媒体手段,丰富形式,符合网民的浏览习惯。

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而是结缘亲家。县级报业应该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抢占媒体融合的新高点。数字化是报纸立足于报业本质对发展形态的重塑,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报业核心能力的开发。

参考文献

①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3

②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2-27

③④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ic.

/hlwfzyj/hlwxzbg/

(作者:《潜山通讯》副总编)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我国广播音乐节目形态创新 下一篇: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