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26 09:16:12

如何打造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摘 要:新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对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这些都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去积极地思考和反思。在新的物理课程体系教学中,初中教师面对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根据当前的物理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状况,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加大实践力度,培养初中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与合作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现在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断地提高初中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现状

1.一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初中院校才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物理教育教学实验室,这样教师才有了进行和开展教育实验的条件和基础,在这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随着新的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现在的教育教学条件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同时由于实验器材的不断老化,再加上学校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是很充足,这就造成了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去动手操作完成实验,物理教师似乎也只能是通过黑板上的演示来讲解实验,渐渐地学生对实验失去了兴趣,物理课程也就变得枯燥无味。学校的领导应积极重视实验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物理实验教师通常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他们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差距已经很大,而且由于他们的思想都比较老化,相对而言,很难接受新事物和教育教学方法,再加上他们没有机会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讲,都不足以为初中生进行全面的实验。

3.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往往认为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无足轻重的,他们认为有些实验很简单,学生看一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亲手去操作进行。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说他们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一些实验,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物理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4.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中,教师往往是事先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按照物理教材上的操作步骤来进行实验,从而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的上课方式,由于没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发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出发,不断地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物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1.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在新阶段的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物理课程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逐步掌握一些物理相关的规律,构建物理学习新概念,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物理学习中的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在不断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发现的,所以实验教学对于物理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把很多复杂的东西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正确地揭示了物理科学规律和现象。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物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初中生的学习方式是现代新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对于物理教育教学提出的一项新的目标和任务。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和课程的研究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要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在学习中积极地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当然,学生的物理实践活动并不能仅局限于物理实验的进行,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但要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更应该积极地探索和掌握获得这些理论和规律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以及和同学之间相互进行积极讨论。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新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强化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构建探索式教学理念。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基础性课程,它的很多思想和方式都是科学合理的,是在不断地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要提倡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构建探索式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主要是因为这种探索式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初中生的要求。这种探索式的物理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在无意识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模式,使初中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在物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好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物理老师根据初中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结合所要传授的课程内容,创设丰富的教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3.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物理课程相对于历史之类的课程来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如果纯粹地讲解知识是相当的枯燥无味的。物理老师要想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之间互动和沟通,完善师生之间不断的情感交流,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强有力的反馈。老师要积极地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和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情感。

4.物理老师要带头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物理老师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以便于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因此,物理教师一定要积极做好物理实验的演示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其次,物理老师在对物理实验进行分析的时候,要以相关的实验理论和规律作为基础,把物理教学从抽象转变为实际,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5.物理老师要加强和改变课后练习。首先,物理老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这些练习可以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其次,物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性知识,还要多注重一些开放式的探究性问题,指引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

初中物理老师在课程的教学中要积极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创设不同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完善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认知结构,积极促进初中物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董国耀.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小红.中学物理教学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

[3]赵晶晶.如何学好初中物理课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作者单位 重庆市北碚田家炳中学)

上一篇: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构建高效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