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26 08:19:27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美术欣赏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活动既能为幼儿提供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又能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产生创造的欲望。

作为一种视觉心理活动,美术欣赏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与联觉、统觉而变成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我国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揭示了量的积累与质的把握、认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佐证了“见多识广”这一俗话的合理性。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创造宽松的环境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宽松的环境是幼儿敢于求新求异的前提,能为幼儿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宽松的环境即宽松的、无压力的、师幼平等的环境。

美术欣赏不存在完全正确的答案,对于同一项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师与幼儿一同欣赏达・芬奇的油画作品《蒙娜丽莎》,有的幼儿会觉得画面中的人物很有母性,很漂亮,很有亲切感,整幅画面给人感觉很温暖;有的幼儿却觉得画面很黑暗、很冷,会给人有种很恐怖很害怕的感觉等。个体差异使得幼儿有完全不同的体验。教师要给每个幼儿表现的机会,鼓励每个幼儿都大胆地说出对作品的看法,并且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理解,对于幼儿的理解和感受给予一定的鼓励。

二、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对话法是幼儿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交流”。

在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对象时,提问: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这像什么等,能促使幼儿产生想象的需要和动机,并激发幼儿搜索大脑中的表象,选择已有的形象组成新的形象。特别是在欣赏西方抽象作品时,幼儿面对高度抽象的图像和线条,在教师开放性问题的激发下,可以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再借助想象将这些抽象的图像和线条与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如幼儿在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时,教师问:你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幼儿把这幅作品中抽象的图形想象成了一个保龄球、一个妖怪,等等,教师接着提问,促使幼儿在注意主要形象的基础上,展开有情节的想象,教师再提问:你们能不能创造出一幅更漂亮的作品呢?触发幼儿进行讨论,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并产生创造的欲望。

三、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

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中有具体形象的认识。屠美如在《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中曾提出:教学实践证明,对齐白石的鱼、虾图;徐悲鸿的奔马,群狮图;陈永佛的花鸟画;米勒的《拾穗》;莱顿的《缠线》;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作品,儿童都非常感兴趣。

这些作品描绘了儿童熟悉的事物,或者有一定情节的动态人物,一方面儿童可以通过观察这些事及人物的神态和身体动作感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物和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及整个画面的色调构图等方面感受作品的意蕴,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幼儿对事物更敏感、人物命运的体察更细致和富有同情心,情感体验更丰富。仍以幼儿欣赏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为例,当幼儿在欣赏其作品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不同色块,引起幼儿对画面中不同色块的注意。为了让幼儿理解画家是如何把人和小鸟画得这样与众不同的,教师可以提示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和小鸟,看看它们与我们平时看见的人和小鸟有什么不一样,画家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和形状使它们看起来和平时不一样。

四、给作品起名字

给作品起名字一般是在对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进行的。幼儿在给作品起名字的时候,是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幼儿都独立思考,大胆发表想法。幼儿通过给作品取名字,能够引发幼儿对作品内容进行概括,并促使幼儿对画家作画意图的想象。

根据材料进行想象,创造出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优秀幼儿美术作品。幼儿通过欣赏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形象,从而提高美的观察力、感受力、初步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五、开展正确评价,激励幼儿创新

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都处于幼稚的状态,无论教师怎样细腻地指导、启发,甚至执手授意,他们的作品都不可能完美无瑕。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作品是否富有童趣,是否体现想象力或创造力等进行评价。只要发现幼儿思维的闪光点,就应及时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评价作品提倡鼓励

评价不是评议好与坏、对与错,而是为幼儿进一步思考、探索创造机会,是一个再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评画时,依然要多鼓励、多表扬。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首先是他人态度的反映,我们对幼儿的看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怎样看待自己。对于幼儿来说,表扬效果远胜于批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分量的一种刺激,保护它、发展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肯定,使幼儿更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创作。

(二)评价的科学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激励创造,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评价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活动中及时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鼓励幼儿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幼儿完成作品后,可以把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观赏,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创新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探索与创新,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的激励评价,是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力保证。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儿童对作品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选择各种适合幼儿欣赏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运用教育学原理探讨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能使幼儿快乐的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能力,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完善健全的人格。

上一篇:美国加州会崩塌吗? 下一篇:脆性糖尿病真的很“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