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看美元

时间:2022-06-26 06:17:31

放大镜下看美元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9月8日就美国经济形势发表讲话,提出了降低失业率、刺激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资金规模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包括:对企业进一步减税以帮助创造就业;延长针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期限;扩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及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商业活动减税等。这些政策的辐射范围远不止美国本土企业,同时也将对中国企业产生显性或隐性的深远影响。

量化宽松难抑经济紧缩

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的资产总量高达2万多亿美元,是危机前资产规模的两倍多。同时,美国政府2009财年赤字将创纪录达到1.4万亿美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近也签署法令将国债规模上限从12.1万亿提高到12.4万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8月10日宣布,2009年度在采行量化宽松政策所购买的房贷抵押债券,将于到期后转而投资至长期国库债券。但是,资本市场却以冷淡收场,货币市场上,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收跌。面对宽松政策的“救心丸”,资本市场仍然处惊不变。在美国目前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背景下,利率工具似乎成了调控的摆设。美国今年二季度GDP仅增长了1.6%,较第一季度2.7%和去年四季度的5.6%有所下降。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忧。因此,再次量化宽松似乎于事无补。同时,也可能带来次生的负面影响。

通常对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而言,持续的信贷宽松,除了延长了产业转型和升级时间之外,还有可能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进而导致资源错配。此外,量化宽松推高了通胀预期,其中包括工资水平,导致增大雇佣成本和降低雇佣意愿,最终抑制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次贷危机至今,美国损失了将近85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了美国自二战以来历次经济衰退中失掉就业岗位数量最多的记录。据其劳工部的数据显示,8月份失业率从7月份的9.5%上升至9.6%。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阴云笼罩着美国经济的信心,并且恶化企业对投资环境与前景的预期,私人企业的投资计划可能延迟或者取消。因此,美国等几大经济体将会面临后“政策”时代诸多压力和挑战。在美元作为全球硬通货的制度背景下,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最后埋单者肯定不止美国的民众,这很容易导致“自己生病,别人吃药”的逆道德悲剧。更为甚者,过度的量化宽松将会导致全球陷入纸币的信用危机,尤其在美国实体经济(main street)停滞不前成为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

回顾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本土利益而对日元进行干预,最终导致了日本几乎没有争议的十年失落期,GDP始终摇摆于衰退与复苏之间。如今,美方似乎想让历史在中国重演。最近,媒体推测美国很可能继续向中方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此呼应美国内部甚嚣尘上的人民币汇率操纵一说。此外,美方甚至可能会抛出“中国投资环境不佳的”说辞向中国政府施压。

隔岸观火不如未雨绸缪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这句话演变成了当今颇为流行的“隔岸观火”。然而,在目前中美关系大背景下,隔岸观火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对已经或者即将把触角伸向海外的企业而言,有必要未雨绸缪,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汇率风险

在中国积极倡导人民币“走出去”政策的大环境下,企业需要积极突破美元通行的全球商业惯例和思维习惯。如在东南亚地区,可以直接将人民币作为贸易或者投资的货币选择;在南美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中国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尤其在中国和阿根廷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之后;对于其他的地区,企业尽可能扩大货币结算可选项,可以通过欧元、日元、澳元等多国货币进行结算,也可以通过锁定以人民币为标的的多种货币结算,进而规避企业面临的汇率变动风险,降低财务费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远期结售汇等措施规避汇率的风险。

政策风险

在美国经济复苏面临持续的压力下,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可能面临调整,通常会采取一些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策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同时,美国也可能放开某些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美出口依存度很高的企业需要提前寻找应对策略,积极利用政策优惠措施,强迫企业的转型;对于技术研发导向的企业,也应该积极评估进口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避免“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发展模式,积极寻找技术的突破口,尤其是在充分享受到研发的政策优惠和国家政策优惠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重蹈美国技术的覆辙。

产业转型风险

次贷危机经验再次启示世人,过度金融拉动的经济增长无法持续,换句通俗的话,这样的增长之路“不靠谱”。有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企业利润约40%进入了金融市场,而资本利得仅仅惠及了1%的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市场上赚快钱、产业与金融利润倒挂的时代可能会告一段落,进而进入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中国的产业资本会配置到生产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和产业战略,有必要审时度势,积极归核和聚焦产业战略,企业可以续聚精会神地研究和提升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路径,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包含正义。

成本结构升级风险

历史的经验证明,财富过度集中只能阻碍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此,中国政府也将收入分配调整和扩大内需提到了国家的高度,决心加快结构的调整,国家会通过税收政策以及劳动政策,强势引导企业进行收入分配的初次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微观经济主体中的收入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及时因势利导,及时调整自身的奖惩机制,及时调整收入的结构,并且在收入分配预算中积极考虑企业的工会影响。

资产结构升级风险

通常,在布雷斯顿的货币体系下,美元的结算锚定功能能够稳定资产的价格。布雷斯顿体系土崩瓦解之后,各国的汇率由固定转换成浮动汇率,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往往竞相加入到货币扩张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此,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产及其他资产配置比例,进而优化资产组合和提升资产的收益。

为了吸引私人资本的投资,奥巴马此次提出针对工厂及设备投资的税项扣除,增加并扩大对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预计全美约150万家企业可能会从这一计划中受益。从优惠政策溢出效应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经济刺激措施和量化宽松政策对急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而言,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作者系清华同方威视技术香港有限公司总助兼财务部部长)

上一篇:CFO“冷”对市值管理 下一篇:贸易信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