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东半岛享受冬日暖阳

时间:2022-06-26 04:07:45

烟台迷失在街巷中

来烟台原本是看海的,所以一到烟台便直接奔向东口小渔村去看渔船落日。直到第二天早晨,我在烟台山脚下发现了那一片百年沧桑的建筑。让我感动的是,那些老房子还处在完全自然的状态,没有包装修饰,也没有上海多伦路那样的做作,有的开了饭馆,有的开着商店,有的则完全属私人占有,静闭着斑驳的大门……我就这样迷失在烟台山脚下的老巷子和老屋中。

烟台山不仅连接着一片老房子,也叠加着一段沧桑岁月。自从1861年烟台开埠以来,先后有40多家外国洋行在烟台经商,有不少外国领事馆和洋行、商号,在烟台山上下建起了风格各异的洋房。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将这些老房子淹没,沿路就可以看到英国西葛洋行旧址、美孚洋行旧址、克利顿饭店旧址、崇正中学旧址等老建筑,沧海桑田,这些坚强的石头房子依然静默独立。

已被辟为烟台京剧艺术馆的东海关副税务司住宅旧址,旁边的英国领事馆附属楼旧址现在是烟台地方志史料陈列馆,日本领事馆旧址已成烟台钟表博物馆。最让我心动的要属丹麦领事馆旧址了,一幢北欧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楼面海而建,虎皮石外墙、斑驳的门窗,都透出原始天然的气息,宽敞的庭院里有安徒生童话中鱼美人的雕塑。坐在树叶掩映的长椅上,面对碧蓝的大海,恍惚间仿佛回到百年前的某个下午……

喜欢烟台这样有海、有阳光、有老房子的小城市。一个山海之间的城市,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空气新鲜,洁净如洗,弥漫着音乐和海鲜的味道。

荣成亲亲海草房

荣成海边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房子,屋顶都堆积着厚厚的草,远看像一座座童话小屋。海草房又叫海苔房,是用在胶东沿海一种特产的海草来粘盖屋顶。海草是在浅海生长的野生藻类,春荣秋枯,成熟的海草被海浪卷上岸,渔民们就地取材,筑屋而居。用海草做的屋顶耐腐蚀,防水吸潮,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这样的房子可以说是真正的生态民居。

在荣成到楮岛的路上有很多渔村,每村都有成片的海草房,林家流的高大整齐,马家寨的规模大,洼里的朴拙自然……海草房历史悠久,号称“威海自有人居住,就有海草房。”来到荣成县宁津所,这里的渔村是保存海草房最集中的地方,至今还有明代留下的海草房一条街,是当年屯田军户修建的。荣成陈冯庄村的海草房就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港西镇的巍巍村也有二十多幢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海草房。

走进宁津所村,就进入到一个海草房的世界,这些房子不仅都铺满海草,而且都是特有的三角形高脊大陡坡结构,目的是易于排泄雨水,以免海草腐烂。石头墙显出天然质朴的美。我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问主人能不能登上他家的房头去拍照,大爷爽快地答应了,还给我们介绍起海草房来。大爷说,修建一座房子需要500~1000斤海草,以前,年轻人从小就积攒海草,为的是成年后能够盖一栋海草房来迎娶新娘。海草屋顶至少可以40年不漏水。“40年之后漏水了怎么办?”我问。大爷指着他的海草房说,那就加一层海草,又可以使用40年!我这房顶就是80年代修过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青岛把海风刻在房子上

走在青岛的老房子中间,你会觉得走进了另外一个国度,或者另外一个时代。因为这里有太多太丰富的建筑街景了,据不完全统计,青岛至今还保存着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28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一千多处,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是当之无愧的。

但我最喜欢的是小鱼山山麓一带的街巷,那里集中了一大批文化名人、科学家的故居,那些住过我熟悉名字的旧屋,给我一种特别的遐想。福山路、鱼山路、龙江路、黄县路,还有太平角,这里的感觉超过了关。各种小别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尤其可贵的是成熟的绿化,大树参天,甚至遮天蔽日,青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成了青岛容颜的写真。不上小鱼山不知道青岛有多美,那连成片的红色屋顶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有时间积累的城市才能拥有的,房子可以迅速盖成,树林却需要百年长大,砖瓦能够一日运到,风格却需要历史积淀。

在青岛的老建筑中,让我留连忘返的是两座教堂,非常著名,也非常美,是这座海滨城市的精华。基督教堂是我见过的最富有童话色彩的教堂,好像一座森林小屋,黄色的外墙设计充满想象力,那是一道道风吹过沙滩的轨迹,建筑师把风的痕迹留在了墙上。

胶东半岛你还能感受到山东人骨子里的那种豪放和仗义,住旅馆、买东西的时候也不太容易侃价,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家自己已经把价杀到那么低,都不好意思再出手了!虽然胶东话的口音很重,但我还是很愿意和当地人聊天,他们一点不欺生,对外人也没有什么戒心,还很乐于助人。

上一篇:古都西安一角之瞥 下一篇:窗台上的一片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