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首都计划》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2-06-26 02:35:41

论民国时期《首都计划》的历史地位

摘 要:从档案文献介绍角度解读《首都计划》档案文献,对《首都计划》制定过程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对主要编制人进行了分析,揭示《首都计划》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丰富对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档案的认识。

关键词:南京;首都计划;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53(4)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将南京定为特别市,1月成立国都建设委员会着手国都规划建设,下设 “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具体负责国都设计的组织工作。1929年12月,《首都计划》正式由国民政府公布。

1 《首都计划》是民国南京编制的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

《首都计划》关乎首都建设大事,为各方所注目,民国政府委员孙科在《首都计划》序中写到,“经营南京这样的都市,不能没有一部大而完善的建设计划”。为使首都成为政治、文化中心,计划制定者对首都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详尽的分析、研究,并制订出具体的规划。

1.1 南京史地概略、南京今后百年人口之推测

计划介绍了南京名称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政治、军事地位及山川、河流、水文地质、水陆交通等自然情况,根据南京政治都市和工商业都市的要求,分析“百八十年来我国人口之数目”和南京人口变化情况,并以远期百年后南京城市人口为200万人,以6年为近期期限,测算出南京拟建城区与郊区规模的各种数据,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依据。

1.2 都城界线、政府区域的界定、选择

遵循“利用天然界线,易于防守,预备将来发展,地域整齐适度,避免将来纠纷,便利市民游览”的原则,分点测定了都城的界线,使“土地之应用,各得其宜”。在政治区域选择方面,借鉴外国经验,提出了按照面积富足、位置适宜、建造便利、军事防务、民众情感的原则来选择。在市行政区地点的选择上,提出市政建设必须随时代而发展;机关与市民要有接近之关系;突出市府之尊严;机关设置贴近民众需求等四项“必不可背”的原则并按此标准对比优劣,鳞选方案。

根据规划国都界线,南起牛首山,北至常家营,西至和尚路,东至青龙山,全长117.2千米,面积855平方千米。规划分区为:中央政治区在中山门外紫金山麓;市行政区在鼓楼以北的傅厚岗;两个工业区在长江两岸;住宅区分三个等级除旧城区外在城北另设高级别墅区;商业区在明故宫;文化区在鼓楼、五台山一带。

1.3 建筑形式和建筑格局

提出按不同功用梯次建造,以行政、商业、居住、公用为重点,形式上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并列举其好处,但也提倡不固守旧法,寻求改良,“以中国式为主,而以外国式副之”。在格局方面,提出层高、间距、光照、防火等要求,甚至对不同作用的建筑物外观都做了明确要求。

1.4 道路系统规划、路面、市郊公路

确定了一切规划都既要考虑现在,又要顾及将来;要新旧城区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的基本方针。提出改造由下关至中山陵的中山大道,联贯主城区各点,且于其它各路相接,为都城骨干道路,构成南京城市的基本道路框架;道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规划的干道有:中山路(今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陵园路、子午路(今中央路)、热河路、太平路、朱雀路、白下路、玄武路、中华路等。此外还有专为党政军机关规划的国府路(今长江路)、黄埔路、中央党部路(今湖南路)。计划还拟将旧城墙辟为环城大道,成为"风景路"。市内交通保留从下关至建康路的"宁省铁路"(即"小火车")。计划在新街口建立环形广场,使之成为全市交通、商业、金融中心。同时对路面也制定有详细的筑路标准。

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并以横路联络“状如蛛网”的设想,对南京郊区路网建设做了统一规划。

1.5 河道、公园等环境设施

计划指出护城河和城内河年久失修,淤堵严重,既不利防洪也不利水运,主张“加以改良,增其效用”,因地制宜,将内河改为游乐、排污之用,将外河筑闸、蓄水、疏浚航运,并加强其防泄洪功用。公园、林荫大道方面,除在市中心设新街口公园之外,还计划以林荫大道联系全城公园,使之浑然一体。对公众娱乐场所提出了改造的具体规划,力求一则美观,二则符合实际,同时对各处的功用也做了规定,如雨花台、莫愁湖、清凉山等处应辟为公园,供市民休闲之用,朝天宫、夫子庙建筑精巧,代表中国建筑艺术的成就,应建成供中外游人参观的场所等等。还设想将民居、政府公务房建于其中,将湖光山色“涌现于眼前”。

1.6 铁路、车站、港口、飞机场站等交通设施

在交通规划上,城内道路拟分干道、次干道、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四种类型。环城大道拟利用明代城垣改筑为能行驶小汽车的"高架"道路,城垣内侧拟筑林荫大道相辅,供游人通行。交通管理方面,针对目前车辆少但事故不断的现状,提出了通行全国的“普通法规”、酌情对待的“特别法规”。

铁路方面,分铁路、车站及停车场等,力求“利用天然之势,以尽其用”。铁路规划考虑了新线铺设的走向、总客站位置的调整以及火车渡船、过江隧道的设计构想。其中作为近期规划的客站选址,拟模仿欧美模式,总客站设于将来市中心位置——明故宫、富贵山之间,意在"促其为一优美繁盛之商业区域,与纽约中部铁路之总站,具有同一之效力",以此引导城市中心区向东迁移。

南京港分为下关、浦口两部分。港口规划以美国各大内河港为样板,试将南京建为国际贸易港口。

飞机场站在计划中也做了前瞻和构想。计划认为南京作为国都所在之地,航空事业不久将大盛,原有机场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审慎考察,统筹全局,对南京的航空事业也做了远近期规划,计划中机场场站的设置,一为中央政治区界线以外之南的地段,设军民两用机场;二为夹江东岸地段,设水陆两用机场;三为浦口之临江地段,设水陆机场及停机库;四为小营地段,设城中机场。同时,对机场总站、机场设施等也都做了相应考虑。

1.7 自来水厂、电厂、渠道、市内交通、电线及路灯等市政设施

计划主要从城市人口现状和发展两方面入手,运用大量数据与调研论证,分别做了周密的规划。如渠道建设从疏排雨污水、泄洪两方面功能加以分析,对抽水机的选择、雨污水的分合、雨水的渲泄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市内交通设备、电线、路灯问题,计划从关系市民“幸福”的角度出发,比较其利害,确定其取舍。

1.8 公营住宅与学校

计划制定者对规划给予了高度重视,以重要社会问题待之。在住房方面,考虑生计问题,建议住宅建设以公营为主,私营为次。在学校建设方面,文教区规划基本保持现状,以鼓楼、鸡鸣寺一带为基础。并从国情出发,按学校性质(公立、私立、教会立)、学校等级(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国民教育水准、经济能力等分别加以分析,结合对美国等国家城市学校设置情况,制定了南京学校建设规划。

1.9 工业、浦口计划部分

计划拟将国都建设成工业中心,为此,对南京交通形势、原料生产种类、现有工业现状、适宜工业类型、建造经费等都分别进行了论证,并为将来发展前景构勒了蓝图。工业区规划是根据孙中山“南京新建设计划”安排于沿江两岸,江南片为第一工业区,以发展不含毒、危险小的工业为主;江北片为第二工业区,作为污染性工业之基地。计划制定者拟将浦口发展成南京的工业区,以“辅助南京之发展”。

计划还为南京城市建设拟定了《城市设计及分区授权法草案》、《首都分区条例草案》和《实施之程序》,以作为其他各法制定的依据。对建设费用问题,计划提出了筹集办法。

2 《首都计划》先进的设计理念

2.1 《首都计划》是一部具有先进设计理念的规划

《首都计划》又是一部具有先进设计理念的规划。国民政府本着“用才于外”的原则,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工程师古力治“使主其事”,主持编制《首都计划》,聘请吕彦直建筑师等国内专家相助。在《首都计划》序言中,孙科指出:“(南京)然正惟其气象如此之宏伟,则经始之际,不能不有一远大而完善之建设计划,以免错误,而资率循。此固科学、艺术专家之事,而今则犹不能不借才于外国者也。国民政府以是特聘美人茂菲、古力治两君为顾问,使主其事。”之所以请二者的原因在于:“两君于城市设计、宫室建筑之术,盖均有声于国际者。其所计划,固能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而于吾国美术之优点,亦多所保存焉。”孙科此段话充分反映出其欲在南京规划中引入西方科学规划理念的意图。

墨菲毕业于耶鲁大学,1906年在纽约开业前曾在纽约著名的Beaux-Arts 建筑事务所学习建筑,1913年墨菲接受中国雅礼教会之邀,规划设计长沙雅礼大学而开始进入中国工作。古力治1898 年毕业于密西根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他除了以设计港口著称外,也是美国1910年前后城市规划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泰勒(Frederic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模式影响下,古力治曾与建筑师福特合作以“科学”、“实用”的城市规划方法,来规划纽海文(New Haven)、纽沃克(Newark)、泽西市(Jersey City)等城市,并最早发展出一套美国城市规划史上的城市调查程序与方法。其主要内容以统计资料为基础,用“数字”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他也是1917年成立的美国城市规划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并曾为纽约区域规划顾问和辛辛那提(Cincinnati)等市的规划顾问。古力治是城市规划科学化思潮的重要参与者。当时墨菲和古力治两人在南京设计作品有:金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现中山陵灵谷寺)、国民政府铁道部等。此外,墨菲还成立建筑师事务所,在北京、上海设计有燕京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等建筑,是应用现代建筑结构技术建筑中国传统式建筑的开创人之一。而吕彦直,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人物,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191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去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学成归国后,曾随美国建筑师墨菲从事建筑设计,在南京的设计作品有金陵女子大学。他们将当时国际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融入设计之中。

实际负责国都设计,即《首都计划》编制的孙科,早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研习市政、规划、政治与经济等课程,并曾于1919年在孙中山创办的《建设》杂志中发表过《都市规划论》,详述西方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经验。而林逸民,早年毕业于广东岭南大学与唐山工学院,1921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工程学士,1923年3月曾出任广州市工务局长,1927年进入哈佛大学研究城市规划,至1928年回国出任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长。这些在美接受教育,有城市规划背景的管理者,在《首都计划》编制中充当了重要桥梁和中介,使《首都计划》深深打上了欧美城市规划理念的烙印。

《首都计划》的规划模式虽是本“总理遗教”作为规划宗旨编制的,但《首都计划》提出具体的规划思想则是:“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作为规划的基本方针,宏观上采纳了欧美规划模式,而在微观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形式。就具体形式而言,《首都计划》在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以“同心圆式四面平均开展,渐成圆形之势”为理想模式,明确提出避免使城市发展呈“狭长之形”,避免“一部过于繁荣,一部过于零乱”的非均衡发展。道路系统引进了林荫大道、环城大道、环型放射等新的规划概念与内容,以美国矩形路网为道路规划的理想模式。建筑形象提倡“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当时的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及新街口、秦淮河景区的建筑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上述规划思想和观念。规划者对欧美模式采用三种态度分别对待,而非简单照搬。第一,对在欧美得到实践检验、具有普遍使用价值的规划模式,采用照搬的方法,直接将它们运用于《首都计划》之中,如在道路、铁路的设计方面,规划形式及指标都直接借用了欧美规划的成功经验;第二,有一定价值,但与中国国情不符不能直接适用于南京发展的欧美模式,则以灵活态度进行调整后再予运用,如在确定首都城市人口、城市分区用地方面,一些指标大都参照欧美的规划指标稍加修改而采用;第三,对在欧美国家实践后出现种种问题的规划模式,规划者作为反例,提出新的规划观念和模式,如在城市的道路选型上,《首都计划》就力避“对角线式”的干道布局,规划认为,此种路型“设之过多,不独交通上管理极感困难,且令多数地块成不适用之现状。美京之华盛顿,即犯此弊。

《首都计划》还在规划方法、城市设计法案、规划管理等诸多方面批判地借鉴了欧美模式,引进人口规模预测、城市道路系统、城市功能分析等工作在规划理论及方法,开创了我国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之先河。

2.2 《首都计划》是民国首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制定国都建设计划,并开展大规模建设活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大事,《首都计划》作为民国首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民国初期国民政府的工作,记载了南京的城市建设活动走向现代化规划建设的历史。《首都计划》中得到实现的较大工程是城市道路建设。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开辟了一条自江边中山码头经挹江门、鼓楼、新街口、中山门至中山陵的干道和另一条由鼓楼通至和平门的中央路——子午路(今中央路、中山南路)。这两条路同原有的中华路、御道街等组成今天南京城市的基本道路框架;建设了新街口周围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设施,形成市中心区;按计划实施了第一、四住宅区(今颐和路一带新住宅区)。

鉴于《首都计划》过于理论和超前,难于实施,大部分构想没有实现,特别是中央政治区、商业中心区、环城大道、对外交通等构想皆在实施中被否定。另一方面,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许多实践也被迫停止。然而,《首都计划》对南京城市格局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直到现在还产生着现实影响。包括以中山大道为代表的林荫大道和沿大道而建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均是以《首都计划》为蓝本的结果。

3 结语

《首都计划》反映出中国迈向近代化过程中,对西方规划思想的追寻,是城市科学化的城市规划观念与技术在中国传播的反映。与以往帝国主义占领的城市和地区,如青岛、大连、长春、上海、天津、香港等按照占领者的意图编制城市或租界区规划不同,《首都计划》是国内民族主义兴起后政府当局力图主导城市规划的一个开端和典范。《首都计划》在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上有多项开创之举,作为“国际咨询”的规划,国际设计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决策者的高瞻远瞩。《首都计划》的制订不仅是南京规划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更是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实际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具体实践,而在于它的理论及方法对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促进作用。《首都计划》是南京乃至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记忆,是珍贵档案文献,更是我们当代城市规划编制的经典案例和教材。

参考文献:

[1] 郭世杰.民国《首都计划》的国际背景研究[J].工程研究,2010,(1):75.

[2] 郭世杰.民国《首都计划》的国际背景研究[J].工程研究,2010,(1):76.

[3][4]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城市规划志(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 苏则民.南京城市规划史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李安影片中的诗化现实 下一篇:威权政治下的民主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