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路基督教堂的百年往事

时间:2022-06-26 02:32:26

江苏路基督教堂的百年往事

在栈桥海边,远远就能望见江苏路基督教堂高高的塔楼,其绿色的尖顶掩映在一片红瓦绿树中,如同一幅油画。不知不觉中,这座庄严、威武的教堂已经默默矗立了100年,它守望着这座城市,注视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见证并书写着青岛的历史。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经“一个人走到青岛那个高地的教堂门前,坐在石阶上看云、看海、看教堂石墙上的薛萝。耳听到附近一个什么人家一阵钢琴的声音……”

设计师“海选”而来

位于江苏路15号的基督教堂又称青岛福音堂、总督教堂、德国教堂、国际礼拜堂等。1910年10月23日建成。据文史专家鲁海回忆,基督教在青岛鼎盛时期有30多个派别,其中以和士谦和昆祚为代表的鲁德教会,又称柏林福音传教会,在1908到1910年主持修建了这座基督教堂。

鲁海在《老楼故事》中记载,教堂“建筑面积1297.51平方米,单钟楼高达36.47米,是青岛五大钟楼之一。”“大钟楼顶部魏绿色铜片,大堂顶部为红色筒瓦,外墙底部为蘑菇石砌成。教堂内部宽大,可容1000多人做礼拜。初期时是总督府外的第三座单体建筑。”鲁海说,里面曾经还有一台很大的管风琴,有2400多个音调,能弹奏出乐队的效果,当时在天主教堂里有一台,基督教堂里有一台。

李明在《塔楼上的青岛》一书中记载,教会从1907年6月开始向东亚的西方建筑师征集方案,最后建筑师罗克格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他将建筑的要求与地形条件成功结合起来。但钟楼的设计理想与实际施工方案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因为罗克格设计的塔楼风格过于前卫新潮,是教会保守的审美角度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们又委托获得设计竞赛第三名的里希特和哈克梅斯特重新设计了塔楼和教堂的南立面局部。

该堂建成后,由柏林福音传教会(信义会)教区监督和士谦(C.J.Voskamp)主持教务。1914年日本侵占青岛后,该堂自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籍传教士回国,该堂由在青岛的美国差会接管,供在青岛的外国信徒使用,又称国际礼拜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以前该堂由青岛同善会德籍牧师主持,1942年至1945年由圣公会使用,德国信徒和美国信徒分别在上午和晚上在这里聚会。

曾是地下组织的活动地点

除了做礼拜等宗教活动,基督教堂平时十分幽静,少有人去,尤其是钟表楼,十分隐蔽,所以那里就成为了地下活动的绝佳选地。鲁海说,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左联”曾经在钟表楼里进行小组活动,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朗诵诗歌。当时的主要成员有于黑丁、周世超、杜宇等,成立了“汽笛文艺社”,创办了地下刊物《汽笛》。

另外,1947年冬成立的青年文艺研究会(简称“青文会”)也将基督教堂的钟表楼列入活动地点之一。“青文会”是地下党的组织,主要是团结、教育青年文艺工作者,鲁海、吕寰、沈承宽、赵鹏都是当时的成员。当时15岁的鲁海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今九中),正值热血方刚的年龄,鲁海和周围几所中学里的十几个爱好文艺、有进步思想的学生一拍即合,在还是“国统区”的青岛成立了青年文艺研究会。“基督教堂的钟表楼是我们的活动地点之一,我们每个周活动一次,一般在晚上,在一起学习党的文件,学习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座》,也学习《大众哲学》、《辩证法》什么的。我们当时组织学生运动,支持老师罢教,解放前夕主要是护校、发传单,传单上印着‘三大纪律、注意’什么的。”

有一次,活动安排在白天,鲁海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次诗歌朗诵会,地点就在基督教堂里,“因为是朗诵会,不太要紧,就安排在白天举行,我当时朗诵的是绿原的诗,至今还记得第一句‘雪落在北方的地上’,名字倒记不住了……”

解放后,基督教堂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功能被保留了下来,如今每个周五和周日信徒们都会一起在这里聚会或做礼拜。

百年教堂“修旧如旧”

2009年11月中旬至2010年1月下旬,基督教堂进行了一场大维修,把钟楼上破损严重的绿铜片进行了彻底更换,并根据老照片,复原了塔顶上的风向标。

青岛市宗教局房产办主任杨洪君介绍说,钟楼尖顶分别在80年代和90年代修过两次,当时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只能用铝板代替,并统一在铜板外刷了一层蓝绿色的油漆。再有破损的地方就用钢片打补丁。如今,经过十几年风雨的侵蚀,铁皮和铝板腐蚀严重,下面的内层木板也开始腐烂,钟楼的外立面观感以及防水效果大打折扣。其他铜板的使用寿命也基本到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德意志文化遗产基金会”经过多次考察后,决定捐助产自欧洲最好铜业公司的绿铜板,并请来德国金属结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拆下来的600多块铜板都进行了编号,由基督教会保管、存档。

另外,从一张存于德国博物馆的青岛基督教堂的老照片上(拍摄于1914年)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基督教堂的塔楼顶端有个公鸡形状的风向标,可以360度旋转指示风向。塔楼的顶端附设一个风向标,是欧洲建筑的传统,但包括基督教堂在内,青岛塔楼顶端的风向标,大多没能保存到现在。据当时在教堂旁边一家德国教会学校读书的德国教授马维立回忆,这支风向标毁于一场意外。1942年的夏天,一场强劲风暴侵袭岛城,这支在教堂顶端矗立了32年的风向标,最终没能抵挡住狂风暴雨的洗礼,在雨夜中应声而落。当时11岁的马维立至今还记得,当他次日经过教堂前广场时,看到那支被吹落的风向标被挪到了一个角落里。马维立说,他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个雄鸡高唱的造型太漂亮了。一段时间之后,风向标消失了,不知所踪。

这次大维修的一个兴奋点正是德国专家参照老照片中风向标的样子和屋顶的比例,仿制了一只公鸡形状的风向标,从此百年基督教堂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上一篇:青岛与电影的一场热恋 下一篇:青岛机场放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