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6-26 02:12:54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摘 要: 本研究运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对19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相关显著。其中,时间监控观、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与追求成功维度相关显著,时间监控观、时间价值感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显著,而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 成就动机

1.问题的提出

黄希庭等人在2001年提出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并制定了我国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简称ATMD)[1],国内一系列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因此得以展开。

张永红(2003)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控制源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观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越内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好,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上得分也越高;越外控的大学生,时间管理得越差,在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上得分也低,而且时间管理倾向高分者和低分者在心理控制源得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2]。阮昆良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不同学业成就(高、低)的中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差异均显著,高分组学生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得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得分上年级效应显著[3]。邓凌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时间压力对抑郁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毕重增、彭香萍(2005)研究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之间的关系,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也检验了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5]。

在教育心理研究中,成就动机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艾森克(Eysenk,H.)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假设结构,用于解释个体成就行为的导向、强度及一贯性方面的差异。阿特金森(J.Atkinson,1964)认为[6],当人用较高的社会标准评价自己行为的成败时,表现的就是成就动机,它包括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部分。我国学者周国韬(1989)在总结前人成就动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面的看法:第一,成就动机促使人追求某一社会条件下比较高的目标。第二,成就动机促使人以较高的水平达到其目标。第三,由于在追求某一社会目标时既可能成功更可能失败,所以成就动机促使人追求成功而回避失败。他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一种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某一卓越的社会目标的需要。

尽管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他们对成就动机的理解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认为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大量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有着密切关系。如陈本友、邓凌(2006)用中学优生做被试得出的结论是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7]。任泽港等(2006)认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著的,而时间价值感和监控观对成就动机的影响通过时间效能感间接起作用[8]。李海青、孙志军(2007)对自考生做被试的研究结果表明自考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追求成功动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时间价值感除外),与避免失败动机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时间效能感除外)[9]。钟慧(2003)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对追求成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时间效能感对避免失败具有显著作用,而时间价值感对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都不具有预测作用。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其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10]。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关于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的研究受到了心理学界广泛的关注,他们不仅提出了理论模型,而且编制出了相应的测量量表,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通过实证分析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这些成果为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然而,我们也看到了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不一致的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是否相关呢?时间管理倾向中的三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究竟如何相关呢?对于大学生而言,时间管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积极地适应大学学习,更好地利用时间,获得成功的应对策略。从长远来看,时间管理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不适应问题,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被试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过程

2.1施测对象

随机抽取某大学在校大学生200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5份,剔除4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191份,其中男生94人,女生97人,非独生子女90人,独生子女101人。

2.2施测工具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ition Scale,AT.MD)由黄希庭、张志杰等编制。该量表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和10。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作为评鉴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有效工具。

成就动机量表(AMS)采用叶仁敏修订的Gjesme.T和Nrd.R编制的成就动机测量表(Achievement tivationscaIe,AMS),该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追求成功动机(Ms)(1-15题)和避免失败动机(Mf)(16-30题),每个量表包含15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记分,成就总分为Ms-Mf,得分越高,表示动机越强。追求成功动机量表的分半信度是0.77,避免失败动机量表的分半信度0.84,该量表的信度为0.74。符合测量学要求。

2.3施测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以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主试,采用同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2.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分析

对成就动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和成就总分AMS)与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ATMD)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

注:“*”表示P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相关显著。说明时间管理倾向能影响个人成就动机水平。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追求成功维度相关显著,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显著,而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维度相关不显著。

4.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越高,成就动机水平也相应会越高,这一结果与前人的大量研究结果一致。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对其成就动机具有预测作用,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说明时间管理较强的学生更能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更善于监控时间和管理时间,所以会更加珍惜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时间观念,也往往会对学习时间有着比较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对于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于相应的学习任务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而相反,低时间管理倾向者缺乏对时间的好的认识,学习没计划,不会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样无效率的做法长时间后成就动机水平必然会下降。所以,大学生要追求成功,必须利用好时间,形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这对于获得高成就动机水平是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8-343.

[2]张永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67-568.

[3]阮昆良,邓凌.学业成绩高、低分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543-546.

[4]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59-684.

[5]毕重增,彭香萍.拖延: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区分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1(6):10-13.

[6]Atkinson,Birch D.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J].New York:Van Nostrand,1964:456-476.

[7]陈本友,邓凌,等.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632-636.

[8]任泽港,柳春香.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研究[J].贵州师范入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143-147.

[9]李海青,孙志军.自考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5:431-436.

[10]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747-749.

上一篇:论中等职业学校大德育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小议互动式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