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云空间”建设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2-06-26 09:33:02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云空间”建设的教学探索

【摘 要】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率先提出“以能力为根本、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为了在高职语文课中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试以“走进家乡”实践教学为例,立足文本、学情和地方,利用“云空间”开拓课程资源,探索高职语文主题活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主题活动 课程资源 “云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79-02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以提升内涵、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率先提出“对接职业岗位实际需求,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根本、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提出“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格格不入,信息化技术日益渗透,日益丰富的学习资源能较好地提供给学生所需的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体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本文试以“走进家乡”实践教学为例,探索高职语文教学方式:立足学生实际,开拓创新,自觉而积极地吸纳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探索云空间建设。具体实施如下:

由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自然的心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部分设计了“走进家乡”主题活动。①

一 立足学情,个性化教学

此册教材的对象为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刚入校,还不太熟悉校园生活,与身边的同学还没有真正地熟悉,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对家和初中的朋友比较眷恋。

然而他们形象思维活跃,有的学生能说会道,但是局限于他们熟悉的内容和事物;有的学生则比较内向,偏好静思;有的则是需要有人点拨,告知其任务要求……他们千差万别,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课堂风景线。

因此,课前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异质分组,确定活动任务:走访、查阅资料,理清家乡的历史沿革;找出家乡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标志性的建筑,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关于家乡的综合性简介、家乡自然景观的制作、家乡人文景观的制作、家乡历史名人的名片制作;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研究、整理和归纳,形成文字,在班上交流汇报。走访、汇报任务需要的是相对活跃、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查阅和搜集资料,则是需要相对细致、有耐心的学生。在分组时,教师应兼顾具有各类特点的学生,不致使小组活动无法进行。

二 立足文本,拓展课程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课程资源演绎课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家乡的描写,体会描写性、叙事性、抒情性语言的特点,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结合自己的家乡情况,实施乡情教育,并适时地拓展课程资源。

课前把课程的设计发放给大家,要求学生做好家乡文化名人生平事迹的预习和查考,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实践作业:一是实物搜集。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邮票、图片等实物,并通过科学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搜集整理的基本技巧和常识,掌握课本之外的更多知识。二是语言搜集整理。教师可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中搜集优美语句语段、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精彩广告等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加以整理交流,以去粗求精。

教师要创新课后作业形式,形成拓展,以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加强口语训练作业布置,如演讲、汇报、辩论等口语表达的准备作业。或演讲,可事先布置与家乡有关的话题,做好要求,规范形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如利用网络上传、采用电子手段录制并重放。或汇报,汇报自己家乡的总体概况、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名人等。或布置辩论赛,如文化遗迹调查项目中,可事后布置小型辩论赛。教师在空间中需要解释辩论的规则,让学生们明确他们需要准备的内容,细化到每一个细节。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确保把教学效果落到实处,使学生有较强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有探究合作、组织开展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敢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悟性与灵性,释放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开创一片海阔天空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从此类文本出发建立资源库。课前建立描写家乡的名篇网络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有老舍的《想北平》、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鲁迅的《故乡》、冰心的《我的故乡》、臧克家的《老哥哥》无一不传递出对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阅读后为这些描写家乡的作家设计名片。学生通过空间阅读开阔了视野。

三 立足地方,开展乡情教育

在“走进家乡”的实践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家乡特点介绍。以扬州为例,设立了扬州美食团、美景团、文化团、特色团等调查团,探讨了扬州城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反思。

这些文化遗迹在我提出之初,扬州市区的八位学生中很少有人深入了解的,但通过细致的查阅资料,学生们纷纷感喟“并不了解扬州”:作为文化的代表,街南书屋和红桥的实物已基本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通过资料的阅读,让学生们感受了一次古代文化底蕴的熏陶。通过查阅教场的资料、管窥园林的一角,可以感受到清代扬州特有的盐商文化底蕴。

四 立足网络,实施“云空间”建设

职校学生形象思维突出,对语文的学习需要更多的视觉、听觉的趣味刺激。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包括训练、辅导、考核等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走进家乡”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校的教学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学生个人空间,并进行关联,设置互相阅读的开放性程度,可以互相进行点评。课前通过教师个人空间课题,让学生课前了解本课题的目的、课前准备、活动目标、活动安排等。课中,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方式参与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带领大家畅游各自的家乡。课后,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方式,进行网络互评,实现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利用空间,师生可以实现良好的对话和交流。一方面,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教师;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勇敢地与教师对话,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释放自我,拉近师生情感,把文字对话意识延伸到课堂面对面的对话上,真正做到课内、课外相互促进,教学相长。“云空间”的建设使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情味,更贴近现实,更生动活泼。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其全员全面全程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语文课堂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出发,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实践,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重新认识自我。

注 释

①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43

参考文献

[1]张德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职业技术,2010(11)

[2]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3]崔华山.职校语文作业该如何走向[EB/OL]. http://www.

/show.aspx?id=15949&cid=129

[4]曾三军.通过校内实践教学 培养创业型人才[J].就业与创业,2010(12)

上一篇:“半途出家”的体育高考生短训成材的归因分析 下一篇:军事理论课考核方式的改变